中國國家版本館——讀懂版本裏的中國(5)
2022-08-03 09:44:33人民日報
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展覽麵積為2123平方米,展線長728延米。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刻成於唐文宗開成二年的《開成石經》中的《尚書》。“《尚書》版本現存最早的就是《開成石經》本,這是研究中國經書曆史的重要資料。”西安分館工作人員李紅雨介紹。
據了解,該展廳展出中華文化經典版本1743種(以代表性出版物為主),主要類型有正式出版的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正式發行的郵票、郵資封、票證、貨幣、債券、契約,以及古籍、文獻等,力求突出經典性、豐富性、針對性、獨特性。
連廊另一側,絲綢之路版本展展覽麵積約為772平方米,展線長210延米。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時光之輪雕塑,總體造型上麵是日晷,代表時間;下麵是絲路大漠,代表空間;中間是時空交織衍生出來的文明,代表版本的演進。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留下了眾多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財富寶庫。絲綢之路版本展展出600種展品,充分展示了版本文化,通過講好版本裏的絲路故事,展現絲路文明。
“這張照片展示的是灞橋紙。造紙術起源於西漢,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此後,紙被人們廣泛運用,成為版本文化重要的載體。”李紅雨介紹。
另外,西安分館還展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包括《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彙編》等革命文化版本,《關學文庫》等傳統文化版本,明嘉靖八年(1529年)南京國子監刻本《金史》等古籍版本,以及雕塑、國畫、油畫、拓本等版本。
杭州分館——數字呈現 讓版本“活”起來
本報記者竇瀚洋
登上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文潤閣,便可眺望不遠處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漫步館中,宋韻之美盡收眼底,而走進展廳,又開啟了一段版本追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