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陝西:傳統手工藝再創造 為鄉村振興注活力(3)

2022-07-16 00:47:13中國文化報

當地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鎮巴縣的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農民、手工業從業者將在非遺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中直接受益,這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致富能力,也有力提升了本地群眾對民族文化遺產的認同,更加自覺地投入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和弘揚之中。

“塞上柳依依”創造大財富

陝北三邊柳編技藝曆史悠久,定邊、安邊、靖邊三縣人民用柳條編織油簍、酒簍、簸箕、笸籮、篩子等,成為陝西省非遺項目。

柳編技藝隨著三邊地區產業化道路的持續推進,已在全縣範圍內普及,現共有編織人員2000多名,年純收入超百萬元。當地緊跟時代,不斷創新手工藝技法,創編出400多個柳編產品,滿足不同人群的生活、家居和裝飾需要。柳編產品銷往全國,並出口到日本、美國、法國、德國、瑞典、波蘭等國家,年銷量最高達38.5萬打,柳匠也成為當地重要從業人群,在國家的政策鼓勵下,相關從業人員還在不斷增加。

三邊地區適時成立多個手工聯社和柳編廠,組織柳編愛好者參加免費手工技藝培訓。同時,當地多措並舉,吸納家庭困難人群加入學習隊伍,多方推薦其產品參加廣交會以及其他博覽會、貿易會等展銷活動,助力其脫貧致富。三邊柳編技藝市級傳承人張莉萍介紹,自從開始學習和製作柳編,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走出陝西,將柳編作品帶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收獲了大家的認可與喜愛。不僅是張莉萍,當地很多群眾都參與到柳編製作中,三邊地區的知名度也因柳編而遠播四方。

“6月14日,陝西省政協召開了‘延續曆史文脈連接現代生活深入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月度協商座談會,陝西省在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麵取得積極成效。”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加大非遺保護力度、大力推動非遺成果轉化、著力推動非遺創新發展等方麵,各地文旅工作者還將持續發力,積極推動非遺與科技、教育、金融等融合發展,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遺特色的主題旅遊線路、研學旅遊產品,深化“非遺+”成果轉化,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