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中華看點

微軟Xbox裁員風波引發業界反思,Game Pass模式正走向死胡同?(2)

2025-07-07 10:04:03

不僅如此,曾參與《博德之門3》發行的負責人邁克爾·道斯(Michael Douse)也公開表達了對Game Pass經濟邏輯的擔憂。他坦言:“Game Pass的盈利機製從一開始就充滿問題,實際上它的財務模型並不穩定。”不過,他也承認,這種模式對那些開發新IP或承擔高風險項目的小型工作室而言,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風險緩衝作用。

即便如此,道斯還是明確表示,他個人更傾向於索尼的做法。他強調:“相比之下,我更認可索尼的‘遊戲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索尼的策略與微軟截然不同。長期以來,索尼在運營PS Plus服務時,堅持不在遊戲首發時就納入訂閱內容,即便是自家開發的重磅第一方作品也不例外。哪怕是發售數月乃至更久之後,這些大作才會被納入PS Plus訂閱庫。索尼的核心邏輯很清楚——通過傳統單品銷售模式,確保遊戲發行商、開發者和公司自身都能獲得充足的回報,同時也培養玩家對購買付費遊戲的習慣,避免行業過度依賴訂閱帶來的“快錢”。

實際上,這一做法不僅有助於維護遊戲產品的商業價值,也促使玩家對優質內容產生更長遠的投入,而非像訂閱製那樣“看一眼就走人”。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索尼的這套策略,盡管不如Game Pass那樣“玩家友好”,但卻能有效保證開發者的長期生存空間。

此次Xbox裁員風波,也正是讓人們意識到,微軟的訂閱製道路或許正麵臨不可忽視的困境。遊戲產業到底該選擇“訂閱快餐”,還是堅持“精品付費”,這場關於商業模式的爭論,恐怕才剛剛開始。

在如今全球經濟環境低迷、玩家消費意願趨於理性的背景下,未來到底是微軟的Game Pass占上風,還是索尼的傳統付費製更持久,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Game Pass模式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被一致看好,這場裁員風暴,或許會成為微軟反思其商業邏輯的分水嶺。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