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非遺進校園怎麼才能出成效(4)

2025-09-09 11:56:23中國文化報

東莞市鬆山湖橫瀝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參與了“貔貅舞”“430創意工坊”“貔貅舞台劇”“皮影工坊”“文創工作坊”等各種趣味社團。在這裏,他們不僅沉浸式學習貔貅舞,還用新一代的眼光和風格為非遺帶來嶄新麵貌。“看到孩子們自編自演的舞台劇,驚歎之餘會深刻體會到他們主動探究本土文化的努力,他們創作與協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心中充滿感動和自豪。”一位家長這樣說。

非遺正以更鮮活的方式塑造著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而孩子們的成長變化,恰是非遺進校園最好的答卷。在青少年身上,非遺舞出新時代的精氣神,傳承之河奔湧不息。

非遺進校園怎麼才能出成效

暑假期間,廣州市文化館開展“小導賞員”活動,引導孩子在校園外參與非遺傳承。(供圖:廣州市文化館)

二、非遺進校園如何出成效

非遺進校園的深層價值,在於通過可觸可感的形式,讓青少年從心底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將其轉化為文化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文化傳承內化於心,不止於技藝延續,更能培育匠人精神和家國情懷,影響一代青少年的未來生活與事業選擇。采訪中,眾多專家學者對非遺進校園的意義、創新與未來方向提出思考與建議。

培養“好苗子”

非遺進校園通過紮根地方特色文化,讓孩子們形成濃濃的鄉愁印記。

在雲南藝術學院副院長陳勁鬆看來,非遺是時代的生活記憶與生活方式的載體,是人們與在地文化建立情感連接的通道。各地文化積澱不同、文化特色各異,這些地域文化如果能得到深入挖掘,會讓非遺進校園課程更加聚焦、更具針對性。

上一頁4/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