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走遍中國”山西站:藝術對話碰撞出創作火花 (4)

2025-08-13 14:04:15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蔡超感慨道:非常感謝楊院長的邀請,這次寫生行動讓我感觸頗深,尤其是那場“劉家坡夜話”,藝術家們之間深度且開放的交流十分難得。我來自江西,與北方畫家平時多通過展覽、論壇等活動有所接觸,此次全麵深入的交流,讓我對大家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次深入寫生增強了對各位不同藝術風格的了解及相互之間的情誼交流。我主要以工人題材進行創作,一直想探索與自身藝術風格差異較大且自身作品中尚未涉及的內容,因此對意識流頗感興趣,此次行動讓我受益匪淺。楊曉陽等人的速寫與寫生深入貼近百姓生活,特別是他們在處理畫麵時,讓我感受到意識流處理的魅力與現代形式感的構成,無論天上地下、左右東西,他們都能將其巧妙組合成一幅充滿美感的畫麵,這無疑是一種藝術創造。這種創造力將推動藝術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麵,催生不同的藝術風格。藝術風格差異越大,藝術領域便越繁榮。無論這種探索是成功、成熟與否,那些不成熟之處,說不定正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寶貴借鑒。

“走遍中國”山西站:藝術對話碰撞出創作火花   

蔡超在“走遍中國”山西站座談會上發言 錢曉鳴攝影

 

中國美協原秘書長劉健:這些天耳邊常回響著“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曲調。由內蒙入晉,先河曲再呂梁,山重水複,曆史印痕與現代文明氣象交織,秦晉隔水相望,情意綿長。母親河黃河的雄豪之勢,磧口古渡的民俗傳奇、吳堡東渡的抗戰烽火追懷,乾坤灣鬼斧神工,雄闊豪強,憾人心魄。黃河流域厚土人民生生不息,曆史功業波瀾壯闊,正是自然與生命的精神本色。

在呂梁柳林縣,居西王家溝鄉劉家坡村寫生數日,山嶺中溝壑縱橫,窯洞新舍,青樹綴棗,滿目青山綠水同新農村肌膚峻茂共情。

寫生人物對象多為中、老年者,與他們會心交流受益良多。山民們壯實身姿,憨厚神態,與柳林峁下煤礦出入礦井工人的麵孔疊映出黃河、呂梁兒女精神品貌及獨特表情。我對山西山好、水好、人好充滿尊敬,有幸相遇相識且以此為榮。

自覺踐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堅持守正創新”是藝術創作本體研究與突破之路。

沉浸體驗,真情感受,用心叩問,深入思考,惟有創作出富有內涵意蘊且出新意的好畫,才是不負此行的真切彙報。

“走遍中國”山西站:藝術對話碰撞出創作火花   

劉健在“走遍中國”山西站座談會上發言 錢曉鳴攝影

 

行動組委會執行主任、山西站領隊張江舟表示:寫生的功能是多方麵的,在寫生過程中與百姓、基層人士接觸,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美好的親情。盡管初來乍到、素不相識,但這種情感在都市環境中卻顯得十分疏遠和久違。觀看草原、黃河、黃土高原等自然景觀,置身於大自然之中,人的心胸會變得開闊。這對藝術家的成長具有巨大作用,古人雲“畫品如人品”,若人品不佳、精神萎縮,便難以創作出優秀的、富有精神內涵的作品。山西站多日的室內寫生,模特形象都很鮮活,都是當地的一些百姓形象。在畫的過程中,麵對物象,如何找到一種最適合傳達你對物象的感受的一種語言方式,一種筆墨方式,我想這也是一種帶有創造性、創作性的一種很好的寫生方式,也是建立自己的個性化的語言的一種方式。

“走遍中國”山西站:藝術對話碰撞出創作火花   

張江舟在“走遍中國”山西站座談會上發言 錢曉鳴攝影

上一頁4/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