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華看點

周朝三京朝祚長,譽滿天下貫古今 ——2024全國十大考古周原遺址講述(7)

2025-08-19 12:46:00

武王一戰而剪商成功,天下歸周。地域遼闊,廣袤的東邊需要納入王化之地,當時武王借鑒黃帝有四都,大禹王有兩都,大邑商隻有一都,所以他審時度勢,認為西周要治理好天下,需要三個都城,於是就交代給了周公。但天下初定,鎬京建設正繁忙,無暇他顧。武王在位時間又有點短,三年而崩。所以周公在平了“三監之亂”後,沒有來得及返回鎬京,直接在洛邑又建一都,安頓王師,震懾東方新納入宗周治理的廣大地區。

西周的治理經過了文王、武王、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厲、共和之治、宣等十數代,到周幽王時,毀了廟業,西周殤斷,鎬京被燒掠,秦侯護送平王東遷洛邑。東周登上了曆史舞台,洛邑正式成為東周的京都。

(四)三京規模遞變與周原的文化核心地位

從三京的規模看,岐京最小,鎬京最大,成周的規模從大逐漸變小,到最後的一任周赧王時,成周就隻剩下王城、糧倉和宗廟了。從岐京的規模看,在太王時期規模應該不大,乃至到王季(武王追封)時期,可能就幾十萬平米,但是到了文王時代,規模應該在百萬平以上。宗周的中京是文王時始建的,規模一開始就比岐京大,到武王修建鎬京後擴大到了幾千萬平。岐京周原最重要的文化意義是塑造了中華文明的德治思想。經過不斷發展、實踐與完善,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筋骨,締造了中華文明的脊梁。

(五)三京駐軍:建製規模與戰略職能

從駐軍規模看,岐京二師、鎬京六師、成周洛邑八師。岐京二師主要是保衛太廟、宗公、宗正,宗直等;鎬京六師主要是護衛王城;成周八師是野戰精銳,負責監理天下,推廣王化。周朝的師按規定是每師一萬人,實際上後期隻有五千人,像岐京這裏可能就隻有三千人了。

上一頁7/11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