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機器人、智能拐杖 社區養老有多“潮”?(3)
2025-11-16 09:19:19央視新聞客戶端

連雲港海州區葵花社區黨總支書記陳秋玲:社區還為轄區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問民需,主要是收集老年人急難愁盼的問題,梳理給社區後逐一解決;問健康,全程健康監測他們的血壓、血脂、血糖,讓老人減輕上醫院這個苦惱。
養老到享老
繪就“銀發經濟”新圖景
不僅是硬件設施日漸完善,“十四五”時期,我國不斷完善養老服務,壯大銀發列車、醫養結合等新業態。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總量突破500萬,滿足老年人養老到享老的多樣化需求。
外骨骼機器人、智能拐杖……這幾天,葵花社區老幼共托中心引進了一批智慧康養新設備,老人們爭先恐後嚐試。
不僅是養老照護機器人,眼下,柔性可穿戴設備、大數據健康檢測等新技術正越來越多地運用到養老服務中。“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強公共設施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發展醫育、醫養結合服務。這讓大家充滿了期待。

連雲港海州區葵花社區居民張駿鵬:“十五五”啊,我們這裏頭要信息化,要高科技。大數據時代,讓我們社區做得更好。
連雲港海州區葵花社區居民王庭蘭:我期待將來機器人來照顧我們,使得那些年輕人有精力為國家建設去,不用為我們老年人操心了。

連雲港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沛:在使用人工智能和現代化科技設備、引入專業性的社會組織、增強醫養康養特色等方麵積極嚐試。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的水平和保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