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機器人、智能拐杖 社區養老有多“潮”?
2025-11-16 09:19:19央視新聞客戶端
“刷臉”吃飯、外骨骼機器人、智能拐杖 社區養老有多“潮”?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億多,讓老人們安享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一個家庭的願望。“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城鄉養老服務網絡。
眼下,各地正在探索社區養老的新模式,讓老人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來看總台記者的一線見聞。
江蘇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上午八點左右,當記者來到位於連雲港市老城區的這個社區鄰裏中心,一場迎新年的文藝節目在緊鑼密鼓地排練。
葵花社區裏,60歲以上老人有1072名,占到了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幾年前,社區裏甚至沒有一個供老人活動的固定區域。

連雲港海州區葵花社區居民尤新蓉:退休以後,在家不知道做什麼,除了刷手機,在家柴米油鹽做做飯,就沒什麼事做了。
葵花社區遇到的難題,在全國並不少見。麵對養老需求旺盛和服務製度,把機構的專業照護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便捷享受助餐、助浴、助醫等服務。經過實地調研後,葵花社區決定優化部分社區資源,建設一個老幼共托中心。

連雲港海州區葵花社區黨總支書記陳秋玲:正好我們幼兒園有一些閑置的空間,我們與幼兒園協商,將此處打造為老人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場所。改造費用是由愛心企業和政府各出一部分。

2024年6月,葵花社區老幼共托中心正式運營,1200多平方米用於2到6歲孩子們的活動場所,800多平方米被改造成供老人活動的區域。不僅有社區食堂,還有康養室、書法室、多功能室等,經常舉行公益課堂和文藝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