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簽署臨時撥款法案 美政府結束“停擺”
2025-11-13 11:21:06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11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從而結束了已持續43天的史上最長聯邦政府“停擺”。
當天早些時候,美國國會眾議院最終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對的結果,表決通過此前由參議院通過的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該法案將為聯邦政府提供持續撥款,使大部分政府機構獲得運作資金直至2026年1月30日。(總台記者趙淼)
新聞多看點
本輪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超過6周,打破上一輪“停擺”35天的曆史紀錄。
幾經波折史上最長“停擺”紀錄
美國聯邦政府運轉資金本應來自年度預算撥款。國會通常應在10月1日新財年開始前通過新的年度撥款法案。但由於近年來民主共和兩黨爭鬥激烈,往往無法及時達成一致,國會便試圖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以暫時維持聯邦政府運轉。

9月19日上午,共和黨控製的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由共和黨起草的臨時撥款法案,試圖讓聯邦政府運轉資金可以維持至11月下旬。但該法案當天下午在參議院沒能過關。此次僵局的核心矛盾,在於民主黨人批評共和黨方麵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忽視醫療保障優先事項,又提出了民主黨版本的臨時撥款方案。該方案包括延長將於今年年底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中醫保相關福利補貼,以及撤銷新通過的法案中對醫療補助的削減等。但是,共和黨方麵拒絕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