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能讓美國實現“逆差清零”嗎?
2025-04-15 08:00:48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倪浩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馮亞仁】編者的話:4月12日,美國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製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美“對等關稅”自4月2日推出以來,就已兩度做出調整。這一政策不僅沒有解決美自身任何問題,反而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消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美政府堅持認為,關稅是一種“萬能藥”,一種可以恢複貿易平衡、重振美國製造業、減輕美國民眾稅負、讓他國“屈服”的經濟工具。而事實已證明,美國政府抓錯了“藥方”。
從今天起,《環球時報》推出“拆解美‘對等關稅’多重謬誤”深度認知係列,用3篇文章剖析美國政府上述目標的不可行性和邏輯的荒謬之處。從“逆差清零”的“經濟文盲”式幻想,到製造業回流的“空中樓閣”,再到民眾生活改善的“鏡花水月”,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以“經濟公平”之名行貿易霸淩之實,不僅違背多邊主義原則,更無視全球經濟依存現實,這一政策注定是一場損人不利己的鬧劇。
《環球時報》英文版刊登的一則漫畫。袋子上寫著“貿易不平衡”,補丁上寫著“單方麵製裁”和“貿易保護主義”,人物腳下踩的紙上寫著“自由貿易原則”。(作者:陳霞)
貿易逆差≠被“剝削”
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這兩個概念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隻體現一個國家進口與出口之間的差額。出口大於進口則為順差,進口大於出口則為逆差。但是,美國政府當下卻將貿易逆差,準確來說是商品貿易逆差,視為本國遭到其他國家“剝削”的證據。“幾十年來,我們國家一直被近處和遠方的國家掠奪、搜刮、侵犯和摧殘,無論是盟友還是敵人。”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大規模“對等關稅”政策時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