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鹽田港看中國外貿“加速度”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
當前,全國上下正聚焦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圳作為我國外貿版圖上的關鍵“樞紐點”,外貿表現如何?又有哪些新活力、新動能?
廣東深圳鹽田港是世界最大的單體集裝箱碼頭之一,每天都有超過4萬個標準集裝箱從這裏發往全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級航運樞紐”。
深圳港口忙起來中國外貿熱起來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超758萬標箱,同比增長12.7%,實現2位數增長。
一艘滿載能裝超2.4萬個標準集裝箱的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貨輪現在就在深圳鹽田港,它很快就將滿載著中國製造的機電產品、電子設備、家電、家具及生產用品等貨物,從深圳鹽田港啟航,依次抵達英國、比利時、波蘭、德國等地。今年以來,像這樣的“超級巨輪”已經有近300艘次靠泊鹽田港。
鹽田港今年新增11條航線
不僅如此,鹽田港今年還新增了11條航線,目前每周近百條航線連通全球,平均每天就有4班船駛向歐洲、6班船前往美國。可以說,深圳用穩定高效的港口體係,為外貿企業跑出“加速度”提供了堅實支撐。
深圳鹽田港打造全球航運“燃料加注站”
除了集裝箱吞吐能力,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國際船舶來加注燃料。今年上半年,僅鹽田一個區的LNG燃料加注量就超過31萬立方米,比去年全年還多,累計產值近7億元。燃料加得好、價格還合適,船舶才會選擇靠泊。這個“看不見”的競爭力,正在幫助深圳不斷提升國際航運影響力。
民營小巨人企業紮堆深圳
當然,深圳外貿的活力,不隻體現在港口。深圳龍華區一家專注3D打印的民營企業,他們的產品正通過這裏的港口,出口到東南亞和歐洲市場。2024年的數據顯示,像這樣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圳有102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5萬家。
這些“小而精”的企業,之所以能“飛”得快、走得遠,離不開深圳完整的產業鏈支撐。一台智能設備,從研發設計到樣機製造,再到量產,最快隻要一周。這種集聚效應,讓“深圳製造”快速變成“世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