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務係統接入DeepSeek 帶來這些變化
多地政務係統接入DeepSeek “AI公務員”上崗帶來這些變化
全國多地12345熱線宣布接入DeepSeek,義烏老板利用DeepSeek賣空小商品。抓取信息以秒計算,小白也能生成外語帶貨視頻,人工智能怎樣助推服務升級、帶來更多商機?
在廣東深圳福田區數十名AI數智員工已經“上崗”。可以說,人工智能正在持續助推政務服務等各種服務提質升級。
目前遼寧、湛江、南昌等地的12345熱線都已經宣布接入了DeepSeek。AI技術與12345熱線融合創新能帶來怎樣的新體驗呢?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來了解一二。
比如說,你想了解一下非本市戶籍補辦身份證,應該去哪辦,交什麼材料?於是撥打12345來查詢。而在你打這個電話之前,相關政策已經被一鍵導入,人工智能自動解析條款並構建了關聯知識圖譜。在你提出問題的時候,AI能實時語義分析,自動匹配知識庫中的政策依據與解決方案,並回答你的問題。等你掛了電話,人工智能又會自動生成結構化摘要,話務員可以一鍵導出並同步到回訪係統,用於後續統計回訪等使用。
各地12345熱線與大模型相結合,會帶來哪些新變化?人工智能又將怎樣持續地助推政務服務升級呢?
2月20日,廣東江門發布消息稱,已上線了基於政務雲國產環境下DeepSeek-R1通用能力,並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政府公文智能排版、政務辦事智能導辦等場景應用。
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宇介紹,在政務服務熱線方麵,從智能問答、智能填單、智能政策解讀等多個方麵試用了Deepseek大模型,除電話端仍由人工接聽外,互聯網端的問答,已經交給了經過訓練後的大模型,再由人工做補充:
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宇:平時說的12345是有電話端,其實我們還有一個網絡端,目前我們最先上線的是在網絡端,市民在我們網絡端提起問答的時候,因為這邊是文字式的訴求。基本上占了70%的是谘詢類的工單。傳統模式的話,是利用智能搜索來輔助人工的方式,在我們知識庫裏邊去搜市民谘詢的問題,搜到答案之後由人工的方式進行反饋,效率就沒有這麼高,引入了大模型之後,它會對市民群眾的谘詢的問題有很好的一個理解,並且根據它的理解,可以在我們給的知識庫裏邊去搜索匹配的答案。
當然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並非像我們使用網頁端或APP一樣,而是經過江門的本地化訓練,讓它變成一個“江門通”。
我們將熱線知識庫中10.45萬條數據導入大模型進行訓練,我們把我們的知識庫直接導入了大模型,就相當於是喂給它語料,叫它去理解知識庫的答案,對的人工會去審核和補充。
梁宇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嚐試利用大模型對後台數據進行分析,希望能從中發現市民反映問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