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菜園裏,“種”出新生活(3)

2025-11-05 13:24:27北京網友說

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提出“以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和健全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為重點,建立健全基層治理體製機製”。北京市也在此基礎上,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實踐。

牛街街道的探索,顯得格外生動。它沒有另起爐灶,而是讓製度和情感在生活中融合。

正如一位社區工作者所說:“有時候群眾不一定記得會議精神,但會記得誰在菜園裏幫過他。”這種信任與共識的積累,正是基層治理最堅實的土壤。

類似的嚐試正在北京多地展開——

光明西小區8號樓是老舊居民樓,曾長期受小廣告遍布、公共區域堆物、照明老化等問題困擾。2025年4月,興穀街道光明社區以“樓門微治理”推進自治。最終樓道雜物清盡、牆麵整潔,還增了文化區,衛生投訴降85%。

菜園裏,“種”出新生活

圖源:精彩生活活力興穀公眾號

西城區陶然亭街道裏仁東街5號樓,加裝電梯曾讓鄰裏間意見不一。但社區積極組織居民代表、街道與施工方多次進行協商,針對加梯位置、采光及費用分攤等細節反複論證,最終形成可行方案並施工……

這些例子看似各不相同,但背後有共通的邏輯:讓治理回到生活的場景中,讓居民成為真正的參與者。

北京的社區更新從來不是單純的城市美化,而是城市精神的再生長。從“共享菜園”到“議事角”、從“陽台自治”到“共建花園”,每一個空間都在回答一個問題——治理的力量從何而來?

答案,正藏在那些日常的互動與信任裏。

城市治理的根,深紮在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中。當居民能在社區找到“參與感”,政府能在治理中找到“共識點”,一座城市的溫度也就有了最真實的依托。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