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拍攝涉密文件多人被處分 國安機關最新提示(2)
2025-11-05 08:15:17央視新聞客戶端
保密防線“三道護身符”
技術防護:給信息穿上“金鍾罩”。構建智能防護網,用好動態監測係統、人工智能響應機製,對涉及敏感詞彙、涉密格式的文件自動觸發預警;識別深度偽造攻擊,攔截零日漏洞利用,及時阻斷惡意軟件、釣魚鏈接等安全威脅。
紀律準則:劃定安全保密紅線底線。知悉法條、掌握法紀,才能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主動學習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熟悉本單位的規章製度,明悉保密相關的基本概念、管理製度和法律責任,增強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
意識覺醒:讓保密成為“肌肉記憶”。互聯網空間潛伏著大量“獵密者”。公眾需在警示案例中強化對社交媒體“雁過留聲,風過留痕”特性的認知,深刻認識到每一次違規操作都可能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突破口”。當“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從口號變成下意識動作,當我們在點擊“發送”前多問一句“這內容能發嗎?”就能在社交網絡築起最堅固的“保密防火牆”。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國家安全無小事,指尖泄密勿大意。《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禁止未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準采取有效保密措施,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或者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手機已不僅是通信工具,更是國家安全的前沿陣地。廣大人民群眾若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及相關可疑情況,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總台央視記者王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