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一張小小的簽證,美國關上了印度的門(2)

2025-10-02 10:53:38玉淵譚天

美國本土科技巨頭,直接招收印度工程師。亞馬遜、穀歌、蘋果、微軟等,因為人工智能、雲計算爆發,對高技能外籍人才的需求顯著增加,直接申請H-1B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而印度外包公司,則靠低價勞工優勢承包訂單。他們把IT係統開發、維護、技術支持、後台運營外包回印度,再派工程師和項目經理直接去美國客戶的辦公室“駐場”。而這部分人,幾乎全依賴H-1B簽證。典型代表就是印孚瑟斯(Infosys)、塔塔谘詢(TCS)等印度本土IT服務巨頭,總部設在印度,但在美國設有分支,專門負責對接客戶。

可以說,美國的簽證新政,精準打在了印度的“命門”上——依靠簽證進行技術服務外包,是印度服務貿易的支柱。

我們算一筆賬,印度軟件業巨頭印孚瑟斯(Infosys)2024財年拿下了2504份H-1B初始批準。

按新規算,這家公司光是簽證費用就要多掏2.5億美元,利潤直接蒸發掉2.5億美元。消息一出,這家企業股價當天跌了3.4%。

整個印度IT服務業,超過60%的出口市場都在美國。

一旦美國限製外派人員,印度企業隻能臨時把業務轉回國內或者附近國家來消化,對印度經濟的衝擊可想而知。

一張小小的簽證,美國關上了印度的門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印關係會因此出現新裂痕。

但如果你認為,這僅僅是一場圍繞簽證的爭端,那就把問題看簡單了。正像路透社評價的那樣:

美國簽證政策調整,是美國和印度之間的服務貿易爭端。

實際上,服務貿易還隻是美印關係持續交惡的一個縮影。美國給印度關上的門,不止一扇。

就在今年,雙方在貨物貿易上同樣“反目成仇”。

美國和印度的貿易談判一直沒有太大進展,6月,在印度已經對美開放部分農產品的情況下,美國依然得寸進尺,要求印度大幅開放乳製品和農產品市場。

但乳製品是印度的紅線,背後牽動著約8000萬小農戶的生計。在印度,奶牛幾乎是每個農戶的財富來源。為了守護這一產業,印度有龐大的乳業合作社和聯合會,幾乎覆蓋全國農戶。美國若想打開乳製品市場,等於直接衝擊這一龐大的利益共同體。印度自然不會同意。

8月,美國又以印度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威脅加征關稅,直接導致一輪談判取消。

一張小小的簽證,美國關上了印度的門

印度孟買,一位藝術家創作抗議特朗普對印加關稅的作品。

如今,雙方談判仍無明顯進展。

也正因美國提高H-1B費用、又對印度加征關稅,在這樣的貿易背景下,印度外長蘇傑生才會在最近表態,簽證費用提高這個時間,成為印度謀求新貿易安排的節點。

所以你看,從人才流動的簽證,到柴米油鹽的貿易,再到國際戰略,美國和印度之間,已經出現了全麵的、深刻的裂痕。而簽證費的暴漲,不過是最新、也最富戲劇性的一個場景罷了。

最後,譚主還想分享兩點看法。

第一,美國這一拳,砸在了印度的飯碗上,也是在拆自家矽穀的承重牆。

第二,這更讓我們看清,所謂的“盟友”有多麼脆弱。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