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收獲關稅失去了什麼?揭示美元50年來最大年中跌幅(2)

2025-08-21 10:46:59玉淵譚天

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如果美元貶值,即便資產本身收益穩定,折算回本國貨幣後也會縮水,自然就會減少持有甚至拋售,這又會推動美元繼續下行。

美國財政部的最新數據印證了這一點。今年前六個月,美國的資本淨流入比去年下半年減少近20%,其中兩個月甚至出現了淨流出。

資金的流向偏好在美元指數中也有體現。年初以來,美元指數整體走低,對六種主要貨幣普遍貶值。曲線越往下,說明美元跌得越多,對應貨幣就漲得越多。

收獲關稅失去了什麼?揭示美元50年來最大年中跌幅

可以看到,歐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升值幅度要大於加權後的美元指數,日元、加元和英鎊雖然也相對美元在升值,但升值幅度弱於另外三個貨幣。

換句話說,相對日元、加元和英鎊,資金更偏好流向瑞典克朗、歐元和瑞士法郎。

事實上,包括RBC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先鋒集團在內的數家全球性資產管理公司都作出了美元進入下行周期的判斷。

美元下行,關鍵詞是“相對”。貨幣彙率是相對概念,相對全球部分經濟體而言,美國的優勢在走弱。

過去,美元之所以持續保持高位,依賴很多要素。但關稅等因素正在打破這種優勢。

一個事實是,在美國政府的第一版稅收支出法案裏,有一條專門針對外國投資者的“歧視性”稅率。第899條規定,部分外國投資者在美國獲得的投資收益,在原有稅率的基礎上將被額外征稅,最高將增加20%,外國投資者將更難在美國進行資金流轉。

所以我們看到,相對美元而言,今年很多歐洲和亞洲貨幣都在升值。

收獲關稅失去了什麼?揭示美元50年來最大年中跌幅

對一些投資者來說,美元的吸引力在悄然發生一些變化。

觀察二:美股與美元出現同時下跌,打破風險對衝規律

一般而言,美元與美股的走勢具有一定負相關性。

過去15年,美元和標普500大多是反向關係,平均相關係數大約是-0.3,意思是美元漲時,美股往往跌一些。

當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美元走強,而股市通常回落。相反,當風險偏好增強,投資者回流股市,美元往往走弱。

今年,美國頻繁威脅全球加征關稅時,這個規律卻被打破了。美元和美股在同一時期同時遭到拋售,整個美元資本市場都籠罩在關稅帶來的恐慌情緒中。

收獲關稅失去了什麼?揭示美元50年來最大年中跌幅

根據相關統計,自1973年以來,美元和美股在三個月內同步下跌超過7%的情況屈指可數,而2025年便是其中之一。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