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本賺吆喝外賣大戰"卷"壞商家 官方出手"反內卷"(6)
2025-08-10 13:33:43央視新聞客戶端
而讓商家兩難的是,外賣的普及已顯著分流了堂食客流。
長沙快餐店老板譚聰:堂食最少降了30%左右,客人都在平台上點外賣就不到店裏來了。但是線上沒有平台曝光,哪個年輕人知道我們店?平台就抓住商家這個思維。
老譚遇到的困境並非個案,記者走訪了多家餐飲店了解到,如今,許多人依賴平台獲取消費信息,若不參與平台活動、缺乏線上曝光,幾乎難以被目標客群知曉,可一旦上線外賣,原本的堂食客人又會轉向線上下單,直接導致到店人數減少。這種“不做外賣沒客流,做了外賣難盈利”的困境,讓許多商家不得不被動卷入外賣平台的規則體係中。
賠本賺吆喝外賣大戰中商戶“夾縫”求生
半年時間,平台砸下近千億資金,補貼券滿天飛。
2月11日,京東宣布正式啟動京東外賣。
4月11日,京東外賣上線“百億補貼”。
4月30日,餓了麼啟動“超百億”補貼;淘寶閃購加入戰局。
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投入500億元補貼用戶和商家。
7月5日,淘寶閃購和美團兩大平台放出大量大額的外賣紅包券。
7月7日,京東啟動“雙百計劃”投入百億補貼商家。
隱性成本層層疊加傳統餐館陷入“為補貼買單”的惡性循環
對主打堂食的傳統餐館而言,平台抽傭、補貼分擔、流量競價、物流費用……幾乎無一不是成本項。在“看似紅火”的數據背後,是日益加重的經營壓力。麵對平台製定的“遊戲規則”,商家話語權微弱、議價能力不足。這不隻是個體困局,更是結構性困局。
泓先閣是長沙縣一家經營了26年的老牌湘菜館,其在外賣平台上最大的優惠券是“滿38減18元”,這18元減免中,商家需承擔10元,剩餘8元由平台補貼。看似10元錢並不多,但也架不住訂單量的疊加和長期持續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