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關稅能讓製造業回流?企業主:這是致命幻覺
特朗普推關稅能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一線企業主:這是致命幻覺
莫爾森·哈特是美國消費品公司Viahart的首席執行官,也是一位資深玩具製造商。他曾在中國工廠工作,合作範圍覆蓋中國、越南、柬埔寨等多個國家,並實地考察過眾多工廠。
近日,他發表一篇5300詞的長文,以其15年的一線製造業實戰經驗痛陳: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無法重振美國製造業,而且會讓美國更窮。這位精通中文、曾負責數千萬美元跨國采購業務的資深業內人士強調,所謂“關稅能救‘美國製造’”不過是致命幻覺。
關稅救不了“美國製造”的十大鐵證
莫爾森在文章開頭寫道,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目標是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以讓美國再次富裕。但他認為,這些關稅政策注定失敗,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並一氣兒甩出多個“硬核”理由——
1.關稅再高也白搭
關稅就是對進口商品征稅。莫爾森用蘋果手機舉例:如果中國為蘋果公司製造一部iPhone,得向美國政府申報海外生產成本。假設一部iPhone賣100美元,如加征54%關稅,蘋果除了付給中國工廠100美元,還得再交54美元給美國政府。簡單算筆賬:以前一部iPhone成本100美元,現在直接漲到154美元。
但企業也要賺錢。蘋果向來按成本翻倍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翻倍賣給消費者。因此:
沒關稅時的價格鏈:蘋果采購價:$100→批發價:$200→零售價:$400
加關稅後的價格鏈:蘋果采購價:$154(含$54關稅)→批發價:$308→零售價:$616
但問題來了——就算加征54%關稅,製造業也根本不會回流美國:在美國造iPhone貴到離譜,供應鏈還一團糟。就算不加這54%關稅,美國本土生產成本都比中國加了關稅還高。既然在中國生產更便宜,蘋果等企業當然繼續選中國製造,“美國工廠”簡直是癡人說夢。
2.工業供應鏈嚴重不足
莫爾森在文中稱,以iPhone為例,屏幕、外殼和電子元件主要依賴亞洲工廠。即便加征關稅,從亞洲采購仍比在美國重建供應鏈更便宜高效。
他說,美國的工業級供應鏈(特別是電子元件)嚴重不足。沒有零部件供應,再高的關稅也難讓製造業回流——企業最終還得進口。
3.美國想造也不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