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政策“大禮包”來了!
全鏈條護航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政策“大禮包”來了!
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從2022年起,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已連續三年突破千萬。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222萬人,預計今後十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還會持續增長。
4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於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係的意見》,從問題導向出發,全鏈條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
那麼,《意見》有何亮點?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說,有哪些具體可感的“大禮包”?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各地有著怎樣的探索?我們來重點聚焦↓↓↓
問題導向
全鏈條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
首先來了解一下,此次發布的《意見》有什麼樣的亮點?重點解決哪些問題?怎麼解決?
本次《意見》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就是人才供需適配的問題。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明明那麼多人找工作,用工單位卻抱怨找不到合適的人。
某科技企業負責人朱欣嶽:我們是做人工智能芯片,整個全國教育體係對於集成電路半導體的人才培養體係,目前來看還是相對基礎和通識的。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直接上手,這一部分人才還是比較欠缺的。
針對類似現象,國家要幹什麼?一句話,優化培養供給體係。
首先,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台,對人才發展趨勢和供需狀況進行科學研判,未來還會定期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今後,高校無論是調減還是增加招生計劃,將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步,要實行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製。社會需要什麼專業的人才,就招。招了以後,要按照國家、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培養,比如提到“專項招生計劃”“校企聯合培養”等方式。
《意見》明確,全鏈條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支持幫助畢業生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那麼,除了優化培養供給體係,還有哪些服務呢?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吳愛華:從6個方麵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措施。這6個方麵是高校的人才培養供給體係、指導服務體係、求職招聘體係、困難群體幫扶體係、監測評價體係和支持保障體係,希望通過3到5年持續不斷努力,加快構建起能夠覆蓋到所有的高校學生,保障有力的就業服務體係,為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奠定製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