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從德國汽車產業看美式"對等"名義下的"無差別"反噬(2)

2025-04-05 11:04:19央視新聞客戶端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4月3日發表的聲明截圖

業界專家指出,此舉不僅衝擊汽車製造商本身,還將波及整個供應鏈,給包括機械製造、電子元件等在內的相關行業帶來嚴重影響。新政策尤其針對核心零部件征收高額關稅,進一步增加了整車製造成本。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更意味著全球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也將不得不承擔更高的購車成本,最終難以有真正的贏家。

德國汽車專家托馬斯·凱福:德國汽車產業現在不僅麵臨關稅問題,還存在技術問題,特別是在電動出行、網聯汽車和人工智能在生產中的應用方麵。德國企業需要迎頭趕上。美國工業,尤其是汽車產業其實也不願意加征關稅。關稅意味著財富損失,隻會阻礙技術發展,適得其反。美國早晚會意識到這一點。

德國輿論指出,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技術革新和供應鏈重構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美國政府的最新關稅政策無疑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其全球戰略布局。

德國亞太商會協會董事總經理阿爾穆特·羅斯納:目前德國汽車產業正遭受雙重打擊,一是技術,二是全球供應鏈的重組以及如何應對新的貿易壁壘。德國企業尤其受到影響,因為作為出口國家,德國經濟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相信企業會開始轉向其他有貿易協定的市場。

在此背景下,德國汽車製造商紛紛尋求風險對衝路徑,正加大本土及海外投資、優化供應鏈布局,以降低貿易壁壘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致力於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

上一頁2/7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