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粉”變“金礦”,怎麼挖?(2)
2025-04-01 09:55:36科技日報
家住北京的李林2016年買的新能源汽車,電池8年質保期快到了,現在充電後,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電池壽命焦慮讓他正在考慮換電池還是換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室主任王攀介紹,汽車動力電池的平均使用壽命為5—8年,跟李林同期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其動力電池已陸續進入報廢期。
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看來,廢舊動力電池是一座巨大的“城市礦山”,但如果處置不當,就是一座危險的“火山”。
為規範行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後發布過五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共涉及企業148家。而張天任調研時發現,根據天眼查顯示的數據,國內動力電池相關回收注冊企業超過4萬家。
“這意味著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報廢後的流向管理存在較大難度,大部分動力電池回收料正在被非正規市場分流,無法進入合規企業進行回收和再利用。”張天任說。
安徽省界首市以電池“循環經濟”聞名。界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曹偉分析:“循環經濟產業的入門門檻不高,近年來國家鼓勵相關產業發展,出現了一哄而上、無序發展的情況。”以鉛酸蓄電池為例,全國每年報廢量為600萬噸左右,但目前全國獲批的相關企業回收能力已達到1400萬噸。
2
“劣勝優汰”帶來多重隱患
不合規企業技術水平低,卻具有成本低的優勢。它們大肆收購廢舊電池,使很多合規企業因找不到回收原料而“吃不飽”,甚至正在導致“劣勝優汰”。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科創部部長柯豔春透露,他們調研時發現,某知名汽車廠商投資生產的柔性拆解產線因為缺少貨源長期處於停機狀態,當開機成本遠遠高出收益,先進的產線自然就成了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