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爆改“科幻戰艦”?專家:爛尾樓打補丁!(2)
2025-03-19 14:41:52央視軍事
三大致命缺陷導致
昂貴戰艦淪為“雞肋”
軍事評論員魏東旭表示,美國海軍當時高度膨脹,自認為在深海大洋打遍天下無敵手,所以想把隱身戰艦堵到對方家門口,再用大口徑火炮狂轟亂炸,因此研製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為何淪為“雞肋”?主要有三大致命缺陷:
戰略錯位:冷戰後的“由海向陸”戰略失敗,近岸作戰風險極高,1.5萬噸的巨艦在對手家門口無異於“移動靶船”。
技術冒進:全電推進係統故障頻發,曾趴窩巴拿馬運河;隱身設計犧牲功能,加裝“小蘑菇”天線後隱身性打折;雙波段雷達被砍,遠距探測能力暴跌。
天價成本:單價超70億美元,堪比航母!建造數量從32艘砍到3艘,淪為“技術試驗品”。所謂的先進艦炮,所耗費的資金同樣是天文數字,美國海軍用不起也打不起。
因此,美國海軍轉換了思路,把該艦作為一種在深海大洋進行部署的武庫艦。但是,這種改進又犯了另一個錯誤,由於美國海軍已經在發展改進版的“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該型潛艇同樣配備大型的潛射版本的高超音速導彈,兩種艦艇的作戰任務出現了重疊,兩個項目同時推進隻是白白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錢。
戰略定位出現嚴重偏差
“科幻戰艦”變“試驗艦”
從問世之初讓人眼前一亮的外形,到實際應用當中的“雞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給海軍艦艇發展帶來什麼啟示?
綜合平衡才是王道。杜文龍表示,海戰武器裝備必須用綜合指標、綜合眼光去分析,不能把某一個要素畸形放大。一旦把隱身作為最核心的追求,那火力、防空、反導、反潛、機動能力還有其他能力如何考慮,這是大問題。因噎廢食是“朱姆沃爾特”的教訓之一。
戰略清晰是關鍵。美國海軍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別人,導致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定位出現了重大偏差,對戰略對手構成了嚴重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