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中國軟實力排名上升
編者的話:英國“品牌金融”谘詢公司近期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顯示,中國的軟實力排名從去年的全球第三上升至第二。這一結果引發廣泛關注。為了深入了解這一排名背後的故事,《環球時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品牌金融”公司總裁大衛·海格、國際友好人士和國內學者,聽他們講述中國軟實力躍升的深層邏輯。從科技創新到文化傳播,從國際合作到可持續發展,中國在多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讓自己的全球形象不斷提升。然而,在提升軟實力的過程中,中國也遭遇了不少挑戰。有學者表示,中國需要繼續采取加強對外傳播輻射力等措施提升軟實力,與外界達到雙向奔赴式理解的效果。
英國“品牌金融”谘詢公司網站關於《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的配圖。
“這些成績並不令人意外”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知名學者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這一概念。1990年,他在自己所著的《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一書中創造了“軟實力”一詞,並於同一年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題為《軟實力》的文章。約瑟夫·奈將“一個國家通過吸引或說服而不是脅迫影響他人的能力”定義為“軟實力”,認為它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價值觀吸引力以及塑造國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的能力”。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際形象和軟實力已成為一國競爭力的核心組成部分。”英國“品牌金融”谘詢公司總裁大衛·海格對《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介紹說,該公司之所以推出《全球軟實力指數》,是為了幫助各國政府了解其在國際舞台上的認知度,認識本國的優勢以及改進的空間。海格稱,自2020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首次發布以來,世界經曆了一係列重大挑戰,包括新冠疫情、軍事衝突、貿易競爭、全球變暖以及其他自然災害等。這些事件不僅重塑了國際社會對各國的看法,也直接影響了各國在軟實力指數中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