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門上安裝帶攝像頭的智能門鎖 被鄰居告了
2024-05-22 02:12:55央視新聞客戶端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有錄音、錄像功能的智能門鎖、電子貓眼等設備走進千家萬戶。很多人出於個人安全和防止快遞丟失等方麵的考慮,選擇安裝電子鎖。但在樓房公共通道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門鎖、門鈴是否會侵犯到鄰居的隱私權呢?近日,北京豐台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鄰裏間的訴訟。
北京市豐台區的張某與孫某是鄰居,兩家入戶門成直角,張某家位於孫某家裏側,張某進戶時需從孫某房屋門前經過。2023年的一天,張某發現鄰居家把門鎖換了,新安裝的門鎖上帶有攝像頭。張某認為,孫某未經其同意就安裝了帶攝像功能的智能門鎖,導致其家人進出及來訪客人24小時在孫某的監控之下,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訴至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要求鄰居孫某拆除智能門鎖。
庭審中,張某講,就鄰居家的這款智能門鎖,他專門在某電商平台谘詢了其旗艦店的客服,客服稱:這款智能鎖有120°廣角攝像頭,感應距離三米,24小時監測門外動態,當有人在門口異常逗留會自動抓拍成視頻,抓拍後的視頻可在手機APP上查看,也可通過手機直接查看門外實時情況。
對此,鄰居孫某辯稱,安裝帶攝像頭的智能門鎖是為了保障自家安全和預防快遞丟失,其主觀上沒有偷窺、侵犯鄰居家隱私的想法。
法院認定構成侵權 判決拆除
本案經審理認定,孫某構成侵權,判決其拆除門鎖。但正如孫某說的,大部分人安裝智能門鎖是為了自家的安全和方便,沒有窺探鄰居隱私的想法。電子貓眼到底能不能用?個人隱私權又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