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斤價”到“金價”的逆襲(3)
2025-11-26 14:47:43北京網友說
我聽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就企業發展而言,低價同質競爭或許可以拉動銷量、“卷死對手”,但無法修煉出“獨門秘笈”,難以做到“自成一派”。要走出低效甚至無效競爭,就要下大力氣錘煉過硬本領,加快轉型升級,開拓增量藍海,在新賽道占得先機。
說到底,競爭優勢源於價值創造。近年來,我注意到身邊有許多企業轉型升級、“做大蛋糕”的案例——
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通過智能製造與數字化升級實現柔性生產,小米汽車超級工廠以智能製造加速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航景創新在無人直升機領域成為“隱形冠軍”……這些企業堅持練好“內功”,實現了由“一哄而上”到“各展所長”、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的跨越,成為“反內卷”的“破局者”。

圖源:三一集團公眾號
縱觀這些成功案例,背後是長期主義的大視野。目前,北京已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統籌工作機製,形成“突出科技供給、突出企業主體、突出成果轉化、突出鏈鏈對接”的“北京模式”。
北京此前印發《北京市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4-2026年)》,也為推進北京市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製定了清晰的目標。
競爭要講章法,發展要有規矩。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企業與其“卷價格”,不如“創價值”;與其比拚“斤價”,不如追求“金價”。讓“斤價”變為“金價”,企業發展才會柳暗花明、別開生麵。這才是“反內卷”的有效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