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售賣二手軍用物資被查 國安機關披露案件詳情
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近期,國家安全機關接到12339舉報受理電話稱,有人利用網絡二手平台從事涉軍物品非法交易。國家安全機關接報後展開偵查,會同有關部門成功破獲了一個國內二手市場違規倒賣廢舊軍用物品的犯罪網絡,有效消除了潛在的國家安全隱患,維護了軍事秘密安全。
興趣失範
逾越法律紅線
劉某是一名資深“軍迷”,經營著一家廢品收購站。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其借助職業便利搜集各類涉軍物品和裝備,並進行轉賣牟利。2022年,“同行”馬某聯係劉某,以“重金”利誘其協助搜集空軍某型號航材配件,計劃倒賣給其他“軍迷”以牟取暴利。劉某在馬某的鼓動下,未能辨析興趣愛好與違法犯罪之間的界限,逐步跨入法律禁區。其不僅多方搜集航材零配件,更偽造軍用航材履曆本、合格證等文件後,交由馬某銷往全國多地。

利益鏈條蔓延
犯罪網絡漸顯
隨著多次“合作”推進,劉某被馬某引入更大的“圈子”,接觸到更多從事類似交易的人員。近年來,國內二手回收市場所謂的“軍事熱”甚囂塵上,涉軍物品和裝備的收藏需求不斷升溫。在收藏需求催化下,部分“軍迷”和廢品回收從業人員相互串通,形成尋貨、議價、轉賣一條龍服務。在利益驅動下,劉某不再滿足於僅擔任“供貨商”的角色,而是直接通過自家網店公開銷售各類廢舊軍用物資,甚至借助網絡直播展示和銷售涉軍用品,以吸引更多“軍迷”,最終被網友舉報。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以劉某為突破口,國家安全機關會同有關部門逐步摸清了該倒賣軍用物資地下產業鏈,查處涉案二手平台店鋪40餘家。這些店鋪公開售賣的軍用通信設備、慣導係統、機載計算機等軍用物資達100餘種。值得注意的是,軍用設備的履曆本等密件作為軍用設備“身份證”,成為倒賣市場的“香餑餑”,甚至出現“有本價高”的亂象。部分“軍迷”為追求有“身份證”的軍用物資而“一擲千金”,殊不知軍用物資和密件屬於國家秘密載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非法獲取、持有以及買賣、轉送國家秘密載體均屬違法行為。馬某、劉某等人的行為已觸犯法律,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軍事安全無小事,國家安全大於天,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廣大軍事愛好者應當引以為戒,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抵製和舉報非法獲取買賣國家秘密載體的違法行為,共同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鋼鐵屏障。廣大人民群眾如發現可疑情況,請及時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進行舉報或者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