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塑料餐盒變身3D打印椅 “變廢為寶”又有新招
2025-08-03 16:22:33央視新聞客戶端
1000個廢舊塑料餐盒變身3D打印椅 “變廢為寶”又有新招
眼下,在內蒙古烏梁素海,150平方公裏的蘆葦蕩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在過去,這些自然生長的蘆葦因缺乏有效利用途徑,被視為影響水質的“負擔”和引發火災的“隱患”。但現在,它們卻成了撬動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的“綠色杠杆”。蘆葦如何變廢為寶?
作為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烏梁素海的蘆葦在春夏是“生態功臣”,它既能淨化水質,又為鳥類提供棲息家園。但到了秋冬,若不及時收割,幹枯的蘆葦不僅易引發火災,腐爛後還會釋放大量營養物質,加劇水體富營養化。
烏梁素海海區管理大隊隊長劉文斌:冬天必須收割,如果不收割,第二年它就會倒伏在湖裏產生二次汙染,汙染又回到湖裏麵。
連年生長的野生蘆葦,如何處理才能既護生態又增效益呢?近年來,當地通過引進扶持相關企業,為收割的蘆葦找到了可持續的“出路”。
在距離烏梁素海20多公裏的一家板材企業,從2023年起,冬日收割的成捆蘆葦在這裏“華麗變身”,經過切葦、錘碎、拌膠等14道工序,搖身變成平整堅固的無醛環保板材。
記者來到廠區,發現廠區雖然機器轟鳴,但整個廠區伴隨著淡淡的蘆葦香味。據企業測算,一條日產約450立方米的生產線生產的蘆葦板材,相當於每天減少約15個足球場麵積大小的樹木被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