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任正非最新發聲,回應一連串熱點話題!(2)

2025-06-10 09:30:34人民日報

問:從您麵對困難、批評的心態,感受到您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就是不在乎是表揚還是批評,而是堅定做好自己的事。這應該是華為能走到今天的一個重要原因。

答:說我們好的還是太多了,大家更多要去理解搞理論研究的人,他們曲高和寡,老百姓不了解,而且他們要幾十年、上百年才看得見貢獻。無端指責他們,是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我們要理解支持搞理論工作的。我們要理解他們的胸懷,他們偉大的默默無聞,才是我們國家的希望。不要捧一個壓一個,搞理論研究的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理論科學家是孤獨的,我們要有戰略耐心,要理解他們”

問:怎麼看基礎理論研究?

答:當我國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時候,要重視理論特別是基礎理論的研究。基礎研究不止5—10年,一般要10年、20年或更長的時間。如果不搞基礎研究,就沒根。即使葉茂,欣欣向榮,風一吹就會倒的。買國外的產品很貴,因為價格裏麵就包含他們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所以,中國搞不搞基礎研究,也要付錢的,能不能付給自己搞基礎研究的人。

問:對基礎研究,人們可能一時難以理解,會問研究這個有什麼用,能產生什麼效益。

答:科學的突破,世界上理解的人本來就少,不理解的人就不要去評價。愛因斯坦發現光線會彎曲,是一百年後再證實的。貴州有個農學家羅登義,上世紀四十年代,他分析研究水果蔬菜營養成分的時候,發現一種維生素含量很高的野果子刺梨。中國那時還在抗戰時期,社會教育水平還很低,沒幾個人懂。後來寫了一篇論文,說刺梨是維C之王。經曆了近百年,貴州把它做成了一種天然富含維生素的刺梨飲料,維生素飲料中的奢侈品,近百元一瓶,受到追捧,刺梨產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渠道。人們才真實認識了在抗日烽火時,在一張破桌旁的羅登義。

上一頁2/4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