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最新發聲,回應一連串熱點話題!(3)
問:很多研究成果看似一時無關痛癢,最後往往都有大用。
答:理論科學家是孤獨的,我們要有戰略耐心,要理解他們。屠呦呦做青蒿素是一樣的。還有“探索創新、至誠報國”的黃大年也是一樣的。他們頭腦中的符號、公式、思維,世界上能與他們溝通的隻有幾個人。對理論科學家要尊重,因為我們不懂他的文化,社會要寬容,國家要支持。
問:基礎研究周期會很漫長,但企業是需要講效益的。
答:我們一年1800億投入研發,大概有600億是做基礎理論研究,不考核。1200億左右投入產品研發,投入是要考核的。沒有理論就沒有突破,我們就趕不上美國。
問:這是一種長期主義,聽說華為就有個“黃大年茶思屋”。
答:黃大年是個偉大的科學家,我國是在海灣戰爭中發現這個人的。美軍在直升機下有一個吊艙,探測薩達姆埋在沙漠裏的武器,一開戰就準確把它消滅了。再一找,才知道這吊艙是中國人做的,黃大年在英國大學做的一個探礦吊艙,北約用來做武器用。他辭職回國做了吉林大學老師。他用自己的錢,向學校要了一間40平米的房子,開了一個茶思屋負責提供免費咖啡,開展“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們得到他家族的授權,利用他的名字,做了一個黃大年茶思屋非盈利的網絡平台,免費讓大家查閱世界的科技信息。同時,對基礎研究開放喇叭口,和各大院校合作。這些都是戰略性投入,不考核的。基礎理論這一塊,我們內部建立一個機製,什麼時候能做出來不知道,對科學家也不做要求。
“社會主義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社會”
問: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沃爾夫等專家認為,美國為何沒有像中國那樣發達的高鐵係統,主要是因為美國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做什麼都要賺錢。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的道路,國家主張的是社會效益,高鐵、重載鐵路、先進的電力網絡、發達的高速公路以及通往鄉村的水泥路,遍布各處的水利設施、星羅棋布的發電廠……這些並不賺錢,但墊起一個發達的社會基礎,為工業、農業現代化作出了貢獻,體現的是國有企業的社會價值。而對有競爭的商品實行市場化,通過市場的競爭來調節,使其實現商業價值,依法納稅貢獻社會。對此,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