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他們奮鬥的身影熠熠生輝

2025-05-06 08:56:45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杜燕飛

“擇一事終一生”“偏毫厘不敢安”“千萬錘成一器”……在這個“五一”國際勞動節,無數勞動者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懷愛國之心、立報國之誌、增強國之能,以匠心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

“千錘百煉”鑄就鋼鐵人生

巡查產線設備,保證生產設備運行良好;跟蹤當天2300產線的重點生產品種、工藝執行和操作紀律情況,確保產品達標……5月1日7時30分,全國勞動模範郭鵬準時來到鞍鋼集團本鋼板材熱軋廠2300生產線的崗位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他們奮鬥的身影熠熠生輝

工作中的郭鵬。受訪者供圖

1997年,郭鵬從本鋼技校畢業後,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熱連軋廠,成為一名學徒工。“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一定要把它幹好。”剛滿19歲的郭鵬望著火紅的千米軋製線,立誌成為一名優秀的軋鋼工人。

為盡快掌握軋鋼技術,郭鵬白天虛心向師傅時速德請教,晚上回家琢磨各種軋鋼操作手法。半年後,他就可以獨立操作設備了。3年後,在本鋼集團卷取工技能大賽中,他一舉奪魁。

“參加工作後,我堅持半工半讀11年。如果理論跟不上,就不能真正掌握生產奧秘。”回憶起過去24小時學校、工廠輪轉的日子,郭鵬慶幸自己當時的堅持。

“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隻要軋製線上出現問題,半小時內肯定趕到現場。”郭鵬說,“黨員要走在前、幹在前,凡事比別人多做一些、做好一些。”

2018年,郭鵬負責2300生產線增產提效項目。他提出更改粗軋區域物料跟蹤控製方法,增加定寬機防碰撞功能。經過攻關,軋製能力由之前的28塊/小時,提高到34塊/小時。2019年,企業在未投入一分錢改造資金的情況下,全年增產10萬噸。

當前,郭鵬總結編寫的60多項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已成為大家的“寶典”;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郭鵬技能大師工作站”,也成了鍛造團隊、提升整體技術水平的載體。

“師傅是我心中的‘天花板’,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去了很快就能找到症結。”徒弟欒崧琳自豪地說。

破解汽輪機技術難題的“密鑰”

5月1日,全國勞動模範、華電能源牡丹江第二發電廠燃料檢修車間負責人金振宇手持手電筒,穿梭在輸煤皮帶與落煤管之間,時而彎腰檢查皮帶磨損情況,時而仰頭查看落煤管焊縫,手中的測溫儀、測振儀快速記錄數據……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他們奮鬥的身影熠熠生輝

金振宇檢查汽輪機中壓主汽門。受訪者供圖

作為汽輪機專業的“全科醫生”,金振宇辦公桌上整齊碼放著42本檢修筆記,泛黃的紙頁上畫滿了汽輪機零部件的手繪草圖,不同工況下的參數波動曲線被精準地標注出來。這些凝結著24年一線檢修工作經驗的“設備檔案”,是他破解技術難題的“密鑰”。

2022年夏,炙熱的天氣導致真空泵因工作水溫度過高頻繁跳閘。金振宇帶領班組每15分鍾記錄一次數據,繪製詳細的“溫度——效率”曲線,設計製冷裝置,圖紙修改17版,零件調試上百次,研發出的解決方案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成為全國同類機組標配改造方案。

“設備不會因個人情況降低標準,安全生產容不得半點妥協。”這是他對自己的嚴苛,更是對團隊始終如一的標準。

2024年,金振宇入選華電集團工程碩博士導師團隊。他堅持“現場即課堂”,手把手演示軸承振動監測係統調試過程;將近百個檢修案例編成《現場實操手冊》。

“設備檢修沒有捷徑,隻有把每個零部件的‘脾氣秉性’摸透,才能算入了門。”他常對學生說。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多名徒弟成長為技術骨幹。

創新照亮能源報國璀璨征程

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川中油氣礦科研一線,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她時而研究技術圖紙,時而與團隊討論,時而深入井站實踐。她就是全國勞動模範、川中油氣礦信息科技部主任代娟。

2008年,代娟研究生畢業後,入職川中油氣礦勘探開發研究所,成為一名技術人員。彼時,擴磨溪、戰廣安、征合川,川中大地油氣勘探如火如荼。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他們奮鬥的身影熠熠生輝

代娟在井站開展脫掛器現場試驗。受訪者供圖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