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直接?間接?美國伊朗就12日談判各執一詞(2)

2025-04-09 10:34:01央視新聞客戶端

阿拉格齊在8日刊發的一篇文章中解釋道,伊朗提出間接談判不是一種策略,也不是意識形態傾向的體現,而是一種基於經驗作出的戰略選擇伊美之間麵臨著巨大的不信任之牆,要想談判取得進展,雙方首先必須就這一事實達成共識:原則上不存在“軍事選擇”,更不存在“軍事解決方案”。

他表示,伊朗信任阿曼作為中介,並希望美方能展現達成外交解決方案的嚴肅意願,“這才是談判的關鍵”。

以色列:隻在乎結果

7日與特朗普會見時,內塔尼亞胡強調了美以在伊核問題上的一致立場,即絕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他說,如果能像2003年促使利比亞卡紮菲政權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樣,通過外交渠道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自然是上策,但“無論如何”“都必須確保伊朗不得擁有核武器”。

在8日的聲明中,內塔尼亞胡再次強調,以色列與美國在“伊朗決不能擁有核武器”這一點上是高度一致的,並稱伊朗的核設施應當在美國的監督下炸毀。

為何選在阿曼

美伊選擇在阿曼舉行談判並非偶然。阿曼同美國和伊朗均長期保持友好關係,近年來一直是美伊之間為數不多的“溝通渠道”之一。

直接?間接?美國伊朗就12日談判各執一詞

△阿曼

2020年初,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遭美國空襲致死,美伊一度瀕臨軍事對抗。據阿曼政府知情人士透露,關鍵時刻,阿曼啟動秘密溝通機製,協助局勢降溫,避免了局勢升級。

阿曼此前多次在地區衝突等問題上扮演“調停人”的角色。在調解敘利亞衝突、也門衝突等地區問題時,阿曼為敏感議題提供“幕後會場”,在關鍵時刻助推談判。

阿曼政治分析人士謝紮維指出,對話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政策可能會使美伊矛盾升級,但阿曼一貫秉持中立與不幹涉的外交方針,將在美伊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一再逼迫

伊朗堅定反擊

最近,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無法與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他將“轟炸”伊朗。就美方威脅言論,伊朗方麵已數次做出回應。

美國:威脅逼迫極限施壓

伊核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麵協議,承諾限製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製裁。

在首個總統任期內,特朗普對伊朗“極限施壓”。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麵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和新增一係列對伊製裁。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采取措施“可逆”。

直接?間接?美國伊朗就12日談判各執一詞

今年1月,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重啟對伊朗“極限施壓”政策,威脅要將伊朗石油出口量“歸零”,並加大在中東地區軍力部署,但他同時表示希望與伊朗“達成交易”。

3月7日,特朗普說他已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伊方就放棄開發核武器計劃與美國進行談判。他還威脅說“如果我們不得不采取軍事行動,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3月30日,特朗普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警告稱,如果伊朗不與美國就其核問題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伊朗進行轟炸”,並對其相關產品“征收二級關稅”。

伊朗:不接受威脅不會後退

伊朗最高領袖:他們肯定會遭到強有力的還擊

3月31日,針對特朗普的威脅,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敵意一直存在,“他們威脅要攻擊我們,我們認為這不太可能。但如果他們真的作惡,他們肯定會遭到(伊方)強有力的還擊”。

伊朗《德黑蘭時報》稱,該媒體獲取的信息顯示,伊朗各地的導彈已裝入發射器,一旦美國采取升級行動,導彈隨時可以發射。

伊朗總統:隻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進行對話

直接?間接?美國伊朗就12日談判各執一詞

4月5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伊朗不會接受威脅和壓力,隻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進行對話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