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粉”變“金礦”,怎麼挖?(5)
2025-04-01 09:55:36科技日報
在四川宜賓舉行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一家企業展示的回收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新華社記者胡旭攝
從國家戰略層麵看,資源安全已經提上重要日程。我國2024年12月23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要求,相關企業應積極開展針對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再生利用技術、設備、工藝的研發和應用。其中,冶煉過程中鋰回收率應不低於90%。
錢飛宏說,天能集團計劃在產業園內進行產業鏈延伸,上馬新產線,布局鋰電池稀貴金屬提取業務。
4
盡快走通“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徑
“從資源到資源,從材料到材料,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全產業鏈各環節在認識到和真正做到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柯豔春慨歎,“數字產品護照”的理念在全球流行有幾年了,動力電池產業正在積極試水。
2023年,歐盟將“電池護照”作為推進電池行業可持續發展管理的新手段,開創了“電池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溯源的新路徑。韓國政府2024年也宣布了一項國家計劃,擬構建從電池製造到電動車運行、報廢、使用後電池交易、流通、再利用的“電池全周期信息管理係統”。
《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規定,從2025年2月18日起,動力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電池廠家、型號、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電池碳足跡總量、電池不同生命周期碳足跡等信息,且都要求達到相關限值標準。這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產業發展提出了全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