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殲-10的27年奮飛路:從國產"爭氣機"到"空中多麵手"(6)

2025-03-23 11:34:20央視新聞客戶端

殲-10的27年奮飛路:從國產"爭氣機"到"空中多麵手"

軍事專家張學峰殲-10C則是在殲-10B的基礎上,對航電係統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的改進型,它采用了更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和抗幹擾能力相比殲-10B的雷達,又有大幅度的提高,達到了同時代戰鬥機的先進水平。

同時,殲-10係列搭載的機載武器,也不斷升級改進,從采用半主動雷達製導的霹靂11,到具備發售步管能力的霹靂12,再到射程翻番的霹靂15,逐步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而近距格鬥導彈,也從霹靂8,升級到采用紅外成像製導的霹靂10,加之不斷豐富的空對地彈藥,殲-10係列戰鬥機,可以說是空中的多麵手,既可以和對手空戰,又能夠打擊地麵海麵目標,還能夠執行壓製敵方防空的任務。

殲-5到殲-20 新中國戰鬥機的發展曆程

中國的航空工業誕生於烽火硝煙中,中國戰鬥機經曆了授權生產、測繪仿製、自主研製、創新突破的階段,一起來回顧我國戰鬥機的發展曆程。

軍事專家張學峰中國第一種戰鬥機是殲-5戰鬥機,是亞聲速戰鬥機,主要空戰武器為航炮。殲-6是中國第一種超聲速戰鬥機,是我們曆史上裝備數量最多,戰功最卓著的戰鬥機機型,在國土防空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殲-7戰鬥機達到了兩倍聲速,是一種高空高速戰鬥機,中國在殲-7的基礎上,衍生了龐大的戰鬥機家族。殲-8戰鬥機,是中國第一型自行研製生產的戰鬥機,並形成了係列化發展,殲-8係列在中國戰鬥機發展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殲-10的27年奮飛路:從國產"爭氣機"到"空中多麵手"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殲-10研製成功之後,讓我軍部隊能夠大量裝備國產先進戰鬥機,實現自主可控,極大緩解了我國安全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空中力量對比,今天的殲-10係列仍然不斷發展,奮飛在演訓一線。

殲-10的27年奮飛路:從國產"爭氣機"到"空中多麵手"

軍事專家張學峰殲-11則是一種雙發重型戰鬥機,它和殲-10形成重型機和中型機的搭配,是本世紀以來,中國空軍的主戰機型。而殲-20讓中國空軍、中國的航空工業,真正站到了和世界航空強國同台競技的高度,中國的戰鬥機設計進入到自由王國,為今後的趕超奠定了堅實基礎。而隨著殲-35戰鬥機的公開,中國空軍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支裝備兩型隱身戰鬥機的軍隊,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戰鬥機的未來會更加輝煌。

上一頁6/9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