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血壓不降、麻藥不睡?藥監部門就集采藥品問題答問(5)

2025-02-09 15:34:43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是中選藥品直接進醫院銷量有保證,大幅節約營銷費用;

二是“帶量”能夠形成規模效應,充分利用產能,降低邊際生產成本,同時利用規模采購提升對上遊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節約原料采購成本;

三是規模化穩定生產環境下,企業進行生產線自動化改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並穩定質量。

因此,中選企業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薄利多銷。

藥品質量安全不僅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監管部門的底線。長期以來,藥監部門對藥品質量,尤其對集采中選藥品質量嚴格監管,堅持“全覆蓋”“零容忍”。每年對國家集采藥品實行中選企業檢查和中選品種抽檢兩個“全覆蓋”,目前覆蓋了已使用的國家集采所有品種和涉及的6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總的來看,我國藥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藥品質量持續提升。

藥監部門對發現的個別有質量風險的產品,無論是原研藥還是仿製藥,都立即采取暫停生產、進口、銷售等措施,並且予以嚴肅處理、公開曝光,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醫保部門與藥監部門建立常態化處置機製,保持密切聯係,對藥監部門發現有風險的集采藥品,醫保部門按照采購標書約定及時取消中選資格,確保群眾用藥安全。過去幾年,已經使用的前9批1600多個中選產品中,共有9個藥品因質量風險被取消中選資格,其中6個是進口藥(含3個原研藥)、3個是國產藥,相關企業均受到嚴肅處理。

問:很多真實世界研究顯示仿製藥與原研藥療效和安全性等效,但為什麼網絡上和身邊部分群眾有時還有個體不同的感受呢?

答:仿製藥是醫藥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有關報道,仿製藥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市場使用比例均比較高,其中美國仿製藥處方占比達90%、日本約80%。網絡上和身邊有的群眾和專家反映的藥品療效個體感受,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法研究和闡述。舉個例子,已公開發布的鹽酸二甲雙胍片療效真實世界研究結果:糖化血紅蛋白(<7%)的達標率,原研組78.9%、集采仿製組83.4%;空腹血糖(<8毫摩爾每升)的達標率,原研組87.6%、集采仿製組83.8%。以上2個達標率指標值互有高下,根據規範的統計學方法分析顯示,兩個達標率仿製藥組與原研藥組無差異。不論使用原研藥還是仿製藥,均有80%左右的患者控製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達標,也都有20%左右的患者療效不佳,患者需采用其他治療手段或其他作用機製的藥物。從20%的療效不佳患者中選取個案來“證明”仿製藥療效不佳或原研藥療效不佳,都是不準確不科學的。

上一頁5/7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