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氣加快!國際空間站陷入“危險狀態”(2)
2024-11-20 09:45:19央視新聞
美國“太空”網站稱,俄羅斯計劃於2028年退出國際空間站,而美國及其他合作夥伴則承諾將其運行到2031年。但現在,美國航天局可能需要加快計劃了。
國際空間站的裂縫如何產生?有何危害?
國際空間站的裂縫如何產生?有何危害?
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運輸委員會主席楊宇光介
紹,由於空間站裏麵有很多具有震動的部件,這些震動有反複的應力變化,會導致金屬疲勞。在經過一定的壽命期以後,金屬材料就會失效,這是裂縫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專家表示,泄漏的速率達到每天220克空氣,並不會對航天員產生威脅,這相當於某個艙段外殼上有一個大小約0.1毫米的孔。目前,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速度遠超過這一數字,而且還存在4處裂縫以及50處“令人擔憂的隱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甚至目前的這些裂縫漏氣問題有可能會威脅到航天員的安全。”
俄“星辰”號服務艙對國際空間站有何意義?
根據美國航天局初步調查,漏氣問題很可能出在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與貨運飛船對接口的轉移通道上。自發現漏氣後,俄羅斯宇航員也用密封劑和打補丁的方法覆蓋了所有已知裂縫,但依舊導致國際空間站陷入危險狀態。
對此,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運輸委員會主席楊宇光介紹:
國際空間站的內部是由多個加壓艙組成的。如果不是在關鍵的節點位置的話,某一個艙段即使出現失壓,隻要把它完全封閉,不影響空間站的整體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