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訪大學生感到戀愛課上收獲頗豐(4)
受訪大學生期待戀愛課更貼近青年需求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74.91%的受訪者認為高校需要開設戀愛課,8.76%的受訪者認為不需要,還有16.33%的受訪者表示沒想過。
在李子豪看來,大學生處在青春懵懂的年齡,對情感和親密關係缺乏認識,有時候會因為一些事走進陰影裏,不能很好地看清現實或解決問題。“戀愛課能夠幫助大學生更理性客觀地看待這個時期所麵臨的困惑。”付念則表示,他在戀愛課上最大的收獲是戀愛觀更加成熟,“戀愛中的兩個人應該互相保持獨立和完整,愛人要先愛己,愛自己是一切的開始,隻有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別人”。
但在安徽一所高校讀研一的張宇覺得,他本科時上過的戀愛課比較偏重理論,缺少與生活化場景的結合。“老師講的真實案例很少,基本都是結合電影、小說的片段來分析,感覺和真正的戀愛還差那麼一環。”他希望課程能少一些照本宣科,讓理論多結合一些生活化的場景,“例如女朋友生氣了到底該不該哄、該怎麼去勸,被不喜歡的人表白應該如何處理,遇到來得太快的好感時,該如何判斷是否應該繼續發展關係等”。
段鑫星介紹,戀愛心理課程的總體安排需要既有理論性知識,也有針對學生常見情感困擾的內容。“比如理論知識會涉及積極的婚戀觀、愛情理論如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形理論,成人依戀理論、九型人格理論等;針對學生常見的情感困擾則會開設‘遇到愛情會有哪些表現’‘如何辨別真假愛情’等內容。”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16.74%的受訪者表示對學校的戀愛課不太滿意或不滿意。37.90%的受訪者認為授課內容不夠與時俱進;28.91%的受訪者認為授課內容有失偏頗,如強調性別差異、刻板印象等;24.74%的受訪者認為課堂討論、互動不足;24.50%的受訪者認為授課內容偏理論,不易借鑒;24.32%的受訪者表示課程位置少,不易選到;24.09%的受訪者認為授課老師專業度不夠,對戀愛心理、親密關係缺乏科學研究。提及對戀愛課的期待,67.27%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授課老師在情感心理研究方麵有較高的專業度,52.29%的受訪者希望能與時俱進地解決當下大學生的情感困惑,45.01%的受訪者希望課堂能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討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