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感到戀愛課上收獲頗豐(3)

2024-04-22 09:18:05中國青年報

段鑫星表示,大學開設戀愛課目的在於講授先進的婚戀觀與情感價值觀,“詳細一點講就是幫助大學生辨別真假情感”。她解釋,戀愛雖然屬於個人情感,極具個體性,但也與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等密切相關。在段鑫星看來,通過課程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愛情觀端正的前提下遇見愛情。“經營長久美好愛情需要雙向奔赴、共同成長、各自強大、彼此成就,在愛情裏遇到更好的自己,讓彼此的人生更加豐滿美好。”

實用內容和互動形式受到受訪大學生歡迎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超八成受訪者表示對戀愛課滿意,其中21.75%非常滿意,28.03%比較滿意,33.48%基本滿意。57.58%的受訪者認為戀愛課讓人更好地認識戀愛和親密關係;46.36%的受訪者認為課堂討論、互動氛圍好;45.06%的受訪者認為授課內容與時俱進,比較符合當下學生需求;36.60%的受訪者認為戀愛課注重實踐和實際情感問題調節。

付念對戀愛課上的“匿名在紙條上寫下困惑”記憶深刻。同學們低頭寫了好一陣後,老師把紙條收集好,在下一堂課上挑出一些共性問題進行解答。老師還設置過一次“翻轉課堂”,讓同學們根據感興趣的話題自由組隊,針對戀愛中的各種問題進行探索、解答。天津一所高校的李子豪記得,《戀愛心理課》中有一堂素質拓展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每十幾人分為一組,從每個人的名字裏找出一個字,組成一首愛情詩,再由小組裏的所有人用線拉起一根毛筆,把這首詩寫下來。“這個過程中大家需要介紹自己,此外還需要互相溝通、配合,共同完成一個目標,既可以鍛煉自我表達的能力,也可以鍛煉協調溝通能力。”

孫藝菲則對一次課堂作業印象深刻——了解父母的情感經曆。如果不是這次課程作業,孫藝菲可能永遠不會和父母聊起他們的戀愛經曆。有了這一次溝通,孫藝菲發現,父母也曾經有過青澀的年華,愛情是樸素的、常見的人類的美好感情,不用把它當成可怕的洪水猛獸。“而且從此我也更願意和他們談起我的情感經曆,之前總覺得這些和父母沒什麼關係,但多和父母聊聊,他們也會給我一些理性的建議,讓我更好地認識愛情。”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