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4)

2023-05-08 07:45:49央視新聞

經過3次地麵驗證,2020年5月5日18時0分,長征五號B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地將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在此次飛行任務中,保護載人飛船的整流罩以教科書般的姿態綻放。

馮韶偉原來都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實際上我們這個就是台上一秒鍾,台下十年功的感覺。但是怎麼說呢,我們設計的東西雖然說為了讓它拋掉,讓它不要在鏡頭裏出現,不要成為主角,但是我們覺得能夠為主角來綻放它本身所應該綻放的光芒,也是我們自己的價值。所以當整流罩分開那一刹那,整個大廳裏邊那個掌聲我現在都沒忘掉。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

除了我國規模最大整流罩可控分離,同樣是在2020年5月5日這次發射中,馮韶偉同時還負責了國際現役最大規模星箭安全分離技術。如今,馮韶偉已經是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一部緊固件室的副主任,榮獲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馮韶偉整個一部這邊有一個比較好的傳統,傳幫帶,從前輩身上我學到最多的就是奉獻和踏實。我的導師也一直提醒我,對技術一定要有敬畏之心,除非把它充分摸透了,否則你設計出來的東西一定是有問題的,我覺得這些理念也適用於現在我們帶隊伍,也隻要出了手出了咱們室裏,那就代表咱們室裏的專業,就代表我們的最高水平。

鮑碩:一直在奔跑

鮑碩,90後,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調度,北京中心成立以來的首位女性北京總調度。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是我國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飛行控製中心,作為指揮調度、分析計算、飛行控製、數據處理和信息交換中心,這裏是“天地之間的唯一紐帶”,所有的數據都向這裏彙集,所有的指令都從這裏發出,所有的應急處理也都在這裏完成。

記者:很多非專業人士看你們的工作,不就是對著程序念口令嗎?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

鮑碩:我覺得還是很複雜的,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方向,我們要負責天上的航天員包括航天器,要負責地麵的各係統,還有我們中心內部的各個點號,包括現場的一些聲音,所以我們坐在調度台收到的聲音就是很多路的,他們不會商量好誰先報誰後報。如果真的有問題,可能很多聲音同時給你報告,這個時候你就要分辨出來大家大概在說什麼,哪個是最緊急的,我要先處置哪一個。你要判斷哪個對後麵有影響的,哪個是可以先放一放的。他給你報了一句話之後,你可能聽得懂他在說哪句中文,但是你不知道有什麼影響,那個時候可能就像在玩擊鼓傳花,這個雷到你手裏了,如果你沒有把它正確處置了,它可能就在你手裏炸了,所以坐在調度台其實每時每刻都是心驚膽戰的感覺。

記者:當這麼多信息撲麵而來,怎麼處理這個輕重緩急?

鮑碩:這個就是靠平常的積累,你得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先得聽明白他們在說什麼,想明白往下應該怎麼幹,而且下口令的時候還要保證你的話準確無誤給他們表達出去。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

2017年,研究生畢業後鮑碩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工作,最初,她在上行控製崗,工作內容就是給航天器發指令。2019年3月鮑碩被安排到調度崗位工作,負責任務的組織指揮、計劃製定、協調管理等,工作上的挑戰讓她對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性格特點都有所懷疑。

上一頁4/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