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5)

2023-05-08 07:45:49央視新聞

鮑碩:我一直比較內向也不太擅長說話溝通,但是我們作為調度很多時候就是需要去協調各個崗位,對於我來說可能開始的時候,我連給別人打個電話都發怵,就會先在內心裏想我怎麼說他會怎麼說,我再怎麼回他,這種特別難。會練自己,包括我有一個前輩,他原來會練我,他就說你有事就打電話跟人家溝通。我覺得我發個消息能發明白,不行,你就得打電話,而且當著他打,我開始時就很不理解,我就很硬著頭皮,可能這個電話他早上起來讓我打,我拖到中午才打,打完之後他就在我旁邊說,你剛才的話裏麵哪句是不合適的,你應該怎麼跟人家說可能會更好。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

雖然心理上有壓力,但在行動上鮑碩始終保持積極和主動。2020年,鮑碩迎來了一次大考,她被指定為中國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總調度。

記者:執行天問這樣一個調度任務和之前調度任務相比,有什麼不同,難度在哪兒?

鮑碩:天問這個任務可能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區別是這種天地時延的概念,像原來執行月球探測任務,可能時延大概就是秒級的,但是天問隨著它越飛越遠,會逐漸增大到雙向40多分鍾的時延。原來是我給你發個令,你最多延一下返回給我,我對還是不對,可能我還有很多補救的機會。但是到了天問,我給你發一個你要等二十多分鍾才能收到,錯誤信息還要等二十多分鍾回來,如果發生錯誤代價是我們承受不起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基於預判去做一些故障的設計。比如我們做火星捕獲的時候可能發動機多開一秒,飛出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少開一秒少一點動力就撞到火星上了。

雖然第一次做總調度就遭遇到了複雜的天問一號,但鮑碩最終順利通過了這次探火大考,對各種信息判斷準確,並及時進行了妥善應對。不僅如此,就連她的語音都進行了改進。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

鮑碩:我第一次喊口令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剛從嫦娥四號操作控製崗位變到調度崗位,去組織我原來的崗位發令,跟他們說了一句話之後,當時安靜了一兩秒,我就懷疑我是不是說錯了?我還看了看我師父,我師父說沒錯。後來就去問人家,人家說覺得一個小女生在這種調度聲音裏麵也是愣了一下,可能這個聲音也比較稚嫩,就覺得是不是在喊我們?是不是真的要發這個指令?還是說你就是想練一下怎麼說話?他們會有一些懷疑或者什麼。聲音也要符合任務場景,後麵自己也會聽前輩們是怎麼去調度的,怎麼去喊口令的。

記者:你現在說話明顯節奏放緩了,聲音可能厚度就有了。

鮑碩:可能之前比較嗲一點,小女生的那種。

這屆“航天人”平均年齡隻有30+

2020年11月,在更為複雜的嫦娥五號麵前,鮑碩和遙操作團隊反複梳理判斷推演每一個關鍵節點,最終做到了在實操過程中兩千多條指令、近萬句調度語無一錯漏,比預定時間提早7小時完成了月壤表取封裝工作。

記者:每次調度結束的時候,怎麼跟各位進行最後的溝通?

鮑碩:會把所有的調度群全打開,各號注意,我是北京,本次控製正常結束,各號可以退出。

記者:這也是心裏麵可能最舒服最高興或者任務最輕鬆的時候了。

鮑碩:對,就是跟各號再見的時候。

上一頁5/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