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中華看點

“三天就生產一架殲-20”,美軍工巨頭坐不住了(2)

2025-02-08 10:31:09空天力量

吉姆·泰克萊特表示,“以有意義的速度生產F-35這樣的先進戰鬥機可以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力”,按照所謂“威懾理論”,“你必須有能力讓對手重新考慮對你采取的不利行動”,“如今中國已將殲-20的產量提高到每年100多架,我們在2024年的產量是156架,暫時領先於他們。但如果美國的訂單和生產發生巨大變化,將是一個不利於保持對中國的有效威懾的信號。”

在這篇充滿美國特色的八股文中,筆者可以清晰地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根據美國方麵的統計和估算,中國殲-20的年產量已經超過了100架,平均3天就能生產一架。此前有各種小道消息提到,殲-20的多條脈動生產線逐步進入高速生產階段,但一直沒有得到官方認可,而來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這個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具備更高的可信度。

“三天就生產一架殲-20”,美軍工巨頭坐不住了

這也從國內的相關報道中得到印證——去年10月10日《中國軍號》一篇報道明確提到,殲-20的生產數量太多,導致飛行員不夠用,連二代機飛行員換裝都直接上殲-20。這背後藏不住的凡爾賽實在讓人心曠神怡。

不要小看年產量100架隱形戰鬥機所帶來的威懾——同為強調製空的重型隱形戰鬥機,F-22總共才生產了187架,其中高峰期的年產量隻有約20架。F-35最初設想的最高年產量為200架,但實際最多隻能達到每年150架左右,其中很多還是美國盟友的份額。也就是說,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每年所能獲得的F-35係列戰鬥機全部加在一起,也趕不上性能更先進、作戰能力更強的中國殲-20戰鬥機的產量。

直白地說,中美隱形戰鬥機的規模差距正在快速縮小。

“三天就生產一架殲-20”,美軍工巨頭坐不住了

更糟糕的結論來自第二點。吉姆·泰克萊特承認,雖然2021年和2022年交付了約150架F-35,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的交付速度遭遇了嚴重下滑——分別隻有110架和98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F-35遲遲無法完成TR3升級有關——隻有完成了TR3升級後,美軍期待的F-35完整形態,即可以攜帶各種升級版武器和電子戰能力的F-35 Block 4批次才能繼續推進。

但TR-3升級原計劃在2023年4月就應該準備就緒,但之後經曆多次延期,美軍為此想盡了各種辦法,甚至導致五角大樓在2024年前兩季度拒絕接收F-35戰鬥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差點都沒有地方堆放這些被拒收的、沒有完成升級的隱形戰鬥機了——數量多達110架。

“三天就生產一架殲-20”,美軍工巨頭坐不住了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