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2024年一共才服役4艘主力艦,印度一天就服役了3艘!”(2)
對於印度海軍而言,同時服役3艘主力艦艇的確是稀罕事,但要拿來跟中國海軍對比,那就是妥妥的碰瓷了。筆者查了一下,這次印度海軍服役的三艘艦艇基本都是2017年-2018年開工,2022年左右下水,也就是說,它們從開建到服役,用了足足七八年的時間——作為對比,技術複雜度高得多的中國海軍055型驅逐艦也沒這麼折騰——香港《大公報》的統計顯示,055型首艦南昌艦從開工到服役還不足6年,後續艦艇建造速度更快。
更重要的是,相比印度海軍同時服役3艘艦艇的“罕見”,中國海軍2024年隻服役4艘艦艇其實也是“罕見”——每年下餃子式服役才是常態。由於軍艦從開工到下水再到服役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期間可能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新型艦艇首艦建成後需要充分測試後才能啟動後續艦艇的建造,不同艦艇的建造周期不同,船塢需要根據實際造艦計劃進行調整,因此每年服役的艦艇數量出現波動非常正常。
此外2024年還有一個特殊情況:雖然中國海軍服役艦艇少,但中國海警卻實力猛增,新接收了多艘大型海警船——無論是南海、東海還是台海方向,中國海警都麵臨繁重的海上執法任務,加緊交付新艦也能夠理解。
西方分析家預測,根據中國海軍的現有造艦進展,盡管2024年中國海軍服役艦艇偏少,但下水艦艇卻掀起一個高潮,總噸位突破13萬噸,預計在2025年更將有多達13艘主力艦艇服役!
如此規模的造艦速度,別說印度海軍了,就連一直叫囂要加速更新換代以應對解放軍挑戰的美國海軍也難以相提並論——美國海軍準備對標055型大驅的第三批次(Flight III)“阿利伯克” 級驅逐艦從2015年提出建造計劃,至今僅服役了1艘,而中國海軍第二批次的055型大驅都要服役了……
當然咱們也不能驕傲,早就有網友提出“警告”——畢竟在全球主要國家中,中國的人均航母噸位和人均軍艦噸位排名都是倒著數呢(手動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