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中華看點

"中國實力增強,美軍在太平洋從霸權轉向分散生存"(2)

2025-01-08 09:41:16觀察者網

五角大樓的報告還提到解放軍在防空、空中力量、遠程精確製導導彈、海軍艦艇部署方麵的發展,極力炒作渲染道,解放軍的導彈不僅能夠打擊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太平洋範圍內的目標,海軍艦艇數量超越了美軍,甚至援引專家“警告”——如果不顯著提升反艦和地對空導彈能力,美國海軍可能會麵臨自二戰以來從未見過的失敗。

《南華早報》稱,五角大樓的報告內容,還提到解放軍有能力在地區衝突中對抗來自第三方的幹預,即美軍可能介入潛在的台海衝突這一情況。報道注意到,最近的一些軍事推演結果,也為美軍描繪了一幅更為嚴峻的場景,表明解放軍日益增強的實力可能會在潛在衝突的初期就壓製美軍,而美軍應當用無人機等技術和“擴大機動性”這樣的戰略來奪回優勢。

“美國的戰略是部署具有足夠威懾能力的部隊,以遏製武力的使用,其目標是安撫盟友和夥伴,並建立強大的夥伴關係,以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擴張。”報道提到了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邁克爾·艾倫(Michael Allen)鼓吹的這番論調。

事實上,美國確實重新將目光關注在了太平洋的“三條島鏈”上,《南華早報》提到,美國這一戰略的核心是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該倡議旨在加強美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軍事基礎設施,2025年的預算為99億美元,包括為美國在太平洋的關鍵行動樞紐關島建立一個綜合導彈防禦係統。

放眼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也正在對新設施和升級後的設施進行大量投資,比如為蘇比克灣港口設施的擴建提供資金,並根據與菲律賓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升級巴薩空軍基地(Basa Air Base)和其他基地。

再往東,美國空軍正在北馬裏亞納群島的天寧島重建一座曆史悠久的機場——二戰期間投擲原子彈的戰機就是在此起飛的,而該島另一處機場也在擴建中,以容納空中加油機的停靠。在已擁有龐大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的關島,工程師們正在修複二戰時期的一座機場,並正在為從衝繩調來的50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建造一個新基地。

上一頁2/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