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荷蘭“半導體劫案”(5)
2025-11-17 11:26:09央視新聞客戶端
然而,這種“內外合謀”的跡象,引發了外界對程序公正的嚴重質疑。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教授曼努埃爾·洛金批評稱,法庭裁決“前所未有且不合常理”,在沒有聽取中方陳述的情況下倉促行動,嚴重背離司法獨立原則。
而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場決策的幕後操盤者就是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
他並非政壇重量級人物,其政治生涯多圍繞地方事務,對國家級安全產業經驗幾乎為零。2025年6月因荷蘭聯合政府解體,當時還是青年、預防與健康國務秘書的卡雷曼斯倉促升任看守政府的經濟大臣。三個月後,他就做出了魯莽的錯誤決策。

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人們擔憂對荷蘭和歐洲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這就是我代表荷蘭和歐洲進行幹預的原因。
荷蘭憲政製度對看守政府權限有嚴格限製。卡雷曼斯在權力過渡期作出接管安世的重大政策幹預,不僅違反憲政慣例,更被反對派質疑為缺乏法理的“擅自決策越權行為”。

11月7日,荷蘭籍歐洲議會議員德克·戈廷克在社交媒體發帖痛罵卡雷曼斯:“真是可恥,一位部長想在選舉前向中國展示自己的實力,既未獲得歐盟的政治支持,也未做好應對經濟後果的準備。”
不過,有分析認為,荷蘭方麵種種看似反常行動的背後,藏著美國的“影子”。
在外界看來,荷蘭政府對安世半導體采取行動的時間點十分耐人尋味。

9月29日,美國商務部剛剛發布所謂出口管製“穿透性規則”:被列入美國出口管製“實體清單”等製裁清單的企業,其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將自動追加同等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