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荷蘭“半導體劫案”(2)
2025-11-17 11:26:09央視新聞客戶端
法國《費加羅報》則提醒稱,這場由荷蘭政客無端掀起的“安世風暴”,不僅“凸顯了歐盟的無力”,而且令“歐洲大陸依舊繼續顫抖”。
時間回撥到一個半月前。
當地時間9月30日,荷蘭經濟部下達部長令,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對安世半導體實施全球運營凍結。緊接著,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裁決,暫停該公司中國籍CEO張學政的董事職務。

總部位於荷蘭的安世半導體是全球最大的基礎型芯片製造商之一,主要為汽車和消費電子行業生產芯片。它的前身是荷蘭恩智浦的標準產品部門,2019年被中國企業聞泰科技收購。換句話說,安世半導體是一家中資控股的跨國企業。

《經濟學人》刊文稱,荷蘭從中國控股者手中搶奪安世的控製權。
的確,荷蘭政府此次針對中國企業的行為堪稱“明搶”。
荷蘭政府宣稱,部長令是依據《貨物可用性法案》下達的,旨在防止關鍵商品在緊急情況下被禁用,保障本國和歐洲的經濟安全。

《貨物可用性法案》是在1952年冷戰時期為“戰時物資保障”製定的法律,最初旨在確保在戰時或自然災害期間能獲得燃料、食品、藥品等基本物資,允許政府在“關鍵產品或服務的可用性”受到風險時進行幹預,甚至可暫時接管私營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