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生效 "真停火"還是"休整期"(3)
分析表示,未來的長久停火是建立在加沙地帶新的政治機製的基礎上的,這就考驗到巴勒斯坦內部的派係關係,包括未來加沙地帶政治格局、哈馬斯的地位,以色列應當扮演什麼角色、未來國際社會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應該如何合作、怎樣重新開啟相關的經濟建設和戰後的重建等,這一係列問題都很複雜。
再接下來,加沙重建以及“兩國方案”的落實更是漫長且艱難的過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9日呼籲各方抓住機會,建立通往結束占領、承認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實現“兩國方案”及達成巴以永久和平、中東和平與安全的政治路徑。
03、人道物資能解決民眾根本問題嗎?
以色列與哈馬斯此次達成協議,被視作通往和平的第一步。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會在短期內迎來緩和。
隨著以色列放開邊境管控點,而且執行第一階段停火協議,相關運輸也會迎來比較暢通的階段,所以加沙地帶民眾能夠在短期內獲得比較充分的人道主義物資供應。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加沙當前的經濟形勢基本已經癱瘓,未來要長期依靠國際社會援助。那麼國際社會能否長期保證對加沙地帶200多萬民眾的充足援助?分析認為,從目前局勢來看,這個問題恐怕要打一個問號。此外,如果未來加沙衝突重啟,那麼運送物資的通道也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未來加沙的人道主義境遇恐怕還是會麵臨諸多挑戰,也需要國際社會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身處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分析人士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說,當前協議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但還不代表持久和平的到來,“鑒於此前加沙短暫停火的經驗,巴勒斯坦人民隻能謹慎樂觀”。
“最重要的是重塑巴以民眾的和平信心”
中東媒體認為,目前的停火協議沒有消除這場衝突的根源,當前最重要的是重塑巴以民眾的和平信心。巴勒斯坦分析人士達賈尼說,加沙需要的不僅是停火協議,更需要各方和國際社會對確保悲劇不再重演的意願和決心,以及阻斷暴力循環、重燃發展希望的計劃。
新一輪巴以衝突延宕兩年,加沙民眾苦難深重,停火協議受到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歡迎。國際輿論認為,這份協議是一個積極進展,但也是各方出於內外壓力和政治考量下的產物,協議具體落實和後續進程仍然充滿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