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間諜偽裝科研機構搞合作 國安部最新提醒!
2025-08-16 08:52:00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科研創新與學術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涉密學術研究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論文中凝結的核心技術、戰略研究成果,一旦被別有用心之人竊取,不僅會辜負科研人員的心血,更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一文了解涉密學術寫作、交流、合作有哪些泄密風險點。
泄密風險點有哪些?
信息設備隱患。電腦編輯寫作、網絡查閱傳輸、手機溝通聯絡是學術寫作繞不開的路徑,但涉密信息與非涉密信息轉換,涉密設備與非涉密設備傳輸時,若操作不當可能存在泄密風險。特別是使用未做防護連接互聯網設備處理、拷貝涉密信息時,就有可能給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留下竊密之機。
違規發布泄密。工作發現,個別研究人員保密意識缺失,為提高論文采用率,在論文中違規引用未公開的內部數據甚至是涉密資料,且相關責任單位未嚴格履行保密審查相關程序,導致涉密論文被公開收錄至互聯網學術期刊檢索係統,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通過公開渠道開展情報搜集,竊取到我學術科研領域國家秘密提供便利。
虛假合作陷阱。學術合作是推動學術進步的重要方式,但涉密學術項目的合作需慎之又慎。個別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會偽裝成科研機構或高新企業,拋出看似誘人的合作項目,要求參與方提供涉密研究數據、技術方案等。一旦輕信此類虛假合作,不僅會導致學術成果泄密,還可能使整個科研項目陷入被動,給國家安全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