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間諜偽裝科研機構搞合作 國安部最新提醒!(2)
2025-08-16 08:52:00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學術寫作、交流與合作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展現,更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師生、專家學者以及相關研究人員在公開發表論文和報告、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時,應樹牢保密意識,嚴守保密底線,讓間諜竊密無處遁形,共同構築起堅不可摧的學術保密防線。
嚴格設備使用。在進行涉密學術寫作時,務必使用經過保密部門檢測認證的專用電腦及存儲設備,並確保設備處於安全的工作環境中。定期對設備進行殺毒、係統更新,及時修補漏洞。嚴禁將涉密文件存儲在個人雲盤、共享文件夾等公共空間,拷貝文件時使用單位配發的加密U盤,從源頭杜絕電子設備泄密風險。
強化保密意識。主動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規,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國家安全教育和保密教育,掌握了解反間防諜知識,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提升國家安全素養。無論是在國內外雜誌、期刊公開發表論文著述等,還是在國內外學術活動公開交流論文觀點,都應根據有關規定嚴格履行保密審查程序,確保文章內容不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內部敏感信息。
謹慎開展合作。開展學術合作特別是與國(境)外機構或人員開展合作時,應對合作項目認真評估,把好立項關,將保密審查作為必經程序。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項目,應盡量避免由外方承擔或參與合作。確需由外方承擔或參與合作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報主管部門批準後方可實施,不得擅自將涉密項目發包給外國組織或個人,也不得擅自與外國組織或個人開展涉及國家秘密的科研合作。
廣大公民和有關單位應自覺提高防範意識,履行保密安全義務,做好日常防護。若發現可疑線索,應第一時間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總台央視記者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