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華看點

玉淵譚天丨獨家觀察:美國如何給芯片安“後門”(3)

2025-08-10 11:26:01玉淵譚天

另一種實現“遠程關閉”的硬件“後門”,是修改H20芯片的固件引導程序。當芯片啟動時,引導程序會檢查特定條件(如地理位置信息、授權狀態等),如果條件不滿足,就可以拒絕芯片啟動、啟動時禁用部分高級功能或限製芯片性能等。目前H20幾乎是專供中國的,如果芯片裏設置了“後門”,那麼“後門”的功能就具有高度的定向性,一旦啟動基本不會有“誤傷”。

奇安信威脅情報中心安全專家告訴譚主,從技術層麵上來說,在生產階段,特定拒絕服務功能的硬件“後門”較好實現,但其實,這種方式的成本和代價都相對較高,通過軟件設置或者軟硬件配合的方式安“後門”,才是最靈活的。

而利用軟件激活“後門”,有一個很重要的抓手,就是CUDA。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設備架構),它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種生態係統。

全球有超過400萬開發者在使用CUDA,它覆蓋了全球90%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過去近20年間,它形成了一種正向循環:

越多開發者使用CUDA,就會催生出越多基於CUDA的應用程序,這些程序又吸引更多開發者和用戶加入CUDA。

也就是說,當你想使用CUDA的最新功能,就需要把更新的軟件導進係統裏。在這個更新驅動程序的環節中,芯片所在的係統,就有可能被加入激活“後門”的指令,這個安“後門”的方式可以實現很多功能。

如果互聯網連接存在,通過動態地接收數據解密執行,就能實現“追蹤定位”功能,甚至更常規的文件收集、擊鍵記錄、屏幕截取等“後門”功能也可以實現。也就是說,軟硬件“後門”配合下,信息泄露輕而易舉。

上一頁3/5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