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談中國市場獨一無二(4)
在英偉達推動GPU大規模並行計算普及之前,主流計算架構主要依賴以CPU為基礎的串行計算模式。當時也曾有不少企業嚐試開發並行計算架構,但都失敗了,初創的英偉達卻堅持把重心放在並行計算領域,最終,GPU成了英偉達的立業之基。
如今,英偉達成為了這個時代最主流的AI公司之一,但AI技術的發展同時引發激烈的競爭。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IDC的統計,自2023年至2024年,中國數據中心加速卡市場中,國產算力占比從14%激增到34.6%,這個數據顯示的是中國進口芯片受到限製後,市場發生的變化。
黃仁勳介紹,如果英偉達公司不在這裏,會有其他中國創新者、芯片公司為這個市場服務,很多雲服務提供商也會自研芯片,中國也有很多創新型企業,比如華為公司。
黃仁勳:華為不僅極具創新力,更是一家規模和實力非凡的公司。華為比我們大得多,從公司規模、人員規模和技術能力來看,他們既廣又深。如果有人仔細看過華為手機,就會明白其中蘊含的技術奇跡。如果你看現在的華為,他們在自動駕駛領域非常出色,AI技術也相當卓越,這是一家擁有強大芯片設計能力、係統設計和係統軟件的公司。
黃仁勳認為,中國的AI市場,無論有沒有英偉達都會進步,如果英偉達不在這裏,華為也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華為取得的成就完全值得尊重與讚賞,這是一家非凡的科技公司,隻要他們決定專注並投入的領域,就一定能做好。從企業哲學、企業文化、挺過的難關、取得的成就和構建的事業來看,除了“非凡”這個詞,找不到其他評價,他們的成就值得欽佩。
當提及英偉達是將華為當作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的問題時,黃仁勳說:“這家公司依然極具競爭力,他們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仍然可以欽佩和尊重競爭對手,並與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對手不是敵人。世界很大,我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競爭很多年,但我對他們的感情是欽佩、尊重,並且充滿競爭意識。”
7月17日,鏈博會的一場“爐邊談話”中,黃仁勳與之江實驗室主任、阿裏雲創始人王堅院士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話題從“圖形處理器GPU”延伸到了“超級智能”、開源模型乃至AI與生物工程的融合。他們一同回顧人工智能的演進軌跡,也大膽展望下一次科技浪潮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