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談中國市場獨一無二(3)
黃仁勳:中國創新的步伐是不可能被阻擋的,當然我相信英偉達能做出重要貢獻。AI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係統,除了芯片還有係統、網絡技術、AI基礎設施、軟件、AI算法,以及最上層的應用服務。一方麵AI的發展需要係統每一層的創新,但如果某一層進展不夠快,工程師們足夠聰明,他們可以通過上下層的創新來彌補,從而推動整個係統前進。
黃仁勳尤其提到,不得不佩服深度求索(DeepSeek)這家公司的驚人創新能力,他們研發的R1模型是真正的創新。它重新設計了AI模型的很多運行方式,讓它們能充分發揮H20架構的優勢,這種做法非常有創意。所以盡管深度求索(DeepSeek)是基於H20構建的,但他們依然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果,這也說明研究人員和開發者們完全能夠根據不同技術層麵的特點進行調整。
黃仁勳:我對中國的創新能力充滿樂觀和信心,不管手頭有什麼資源都能適應。H20雖然不是英偉達最頂尖的產品,但能力依然非常出色,正是這種架構定義,甚至可以說創造了現在的AI革命,所以即便放到今天它依然相當出色。
黃仁勳今年5月曾表示,芯片限製措施已導致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幾乎減半。他在多個場合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多次呼籲放寬技術出口限製,讓美國企業能公平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記者:中國市場對你們有多重要?
黃仁勳:中國不是眾多市場中的一個,而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市場。這個市場的活力、創新能力、發展勢頭,以及產業的發展速度,都是絕無僅有的。我們30年前就到中國了,那時候中國隻有聯想和長城這兩家科技公司。我的很多老朋友都是一起在PC行業成長的。我要特別提到我在中國的幾位傑出朋友:阿裏巴巴、美團、騰訊、百度、小米、比亞迪。
黃仁勳提到,這次到北京見了雷軍,從小米創立之初就開始與雷軍合作了。
黃仁勳:我與雷軍合作已經很久了。我們一起做過手機,現在正在共同開發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軟件等等,還有很多項目正在合作。中國市場既有活力,又有創新能力卓越的優秀工程師,中國計算機科學家數量是全球最多的之一,唯一能與之比肩的隻有美國,而且終端消費者群體規模極其龐大。
黃仁勳表示,所有供應商都需要客戶,而中國這個市場非常獨特,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不參與中國市場的意外後果和長期影響,雖然難以預測,但他懷疑結果不會樂觀。
英偉達的誕生,源於黃仁勳抓住了計算機技術帶來的一波機遇。黃仁勳1963年出生在中國台灣,5歲隨家人搬到泰國生活,10歲時離開泰國來到美國,獲得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後,於1993年創立英偉達公司。1999年,英偉達發明GPU,讓實時可編程著色技術成為可能,這一技術也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圖形及後來革命性的並行計算。